蔣衡杰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服裝行業的影響
-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升值后,對中國服裝行業有何影響?中國服裝出口將如何?《服裝界》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
"既要做好承受成本壓力的準備,也要借機實現外貿轉型"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得知人民幣升值的消息后對記者說。
2005年7月21日晚19時,國內外市場上喧囂了近3年之久的"人民幣升值論"忽然變成了現實,自2005年7月21日起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終于結束了10年之久的非正式盯住美元匯率制度。
對于此次人民幣匯率調整,蔣衡杰認為這是我國政府進行的一次戰略性調整,也是大勢所趨,新的匯率體制更加靈活和富有彈性,將使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的速度大大加快。 但當記者問起這對中國服裝出口的影響時,蔣衡杰說:"在目前各種貿易摩擦接連不斷時候,人民幣升值,就使得服裝出口企業壓力更大。"他認為,服裝業平均利潤率不到3%,2%的匯率調整幅度,將使利潤率本身就不高的企業承受巨大壓力,甚至造成一定虧損。
"陣痛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也是外貿轉型的一個好時機"蔣衡杰同時提醒企業說,中國服裝業是高度競爭型行業,部分企業多以競相壓價等為主要競爭手段,調整后的匯率勢必使競爭力差企業淘汰出局,從而理順競爭機制。
同時,他還認為,優勢企業將會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將促使那些有競爭力的企業提高利潤率,逐步向高檔市場發展。而產品賣價的上升,這些會使企業有更多精力和財力,研究市場空間開發,有利于中國服裝品牌的發展,也有利于中國從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