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紡織品服裝市場淺析
- 一、瑞士紡織品服裝業及紡織品服裝進口情況
2004年,瑞士紡織品、服裝的總進口額為74.75億瑞郎。其中,紡織品21.31億瑞郎,服裝54.23億瑞郎。
進口服裝中,外衣43.07億瑞郎,占79%;內衣7.53億瑞郎,占14%;服裝配件3.62億瑞郎,占7%。
可以看出,近八年來,瑞士的服裝進口呈增長趨勢,紡織品進口呈下降趨勢。由于面臨越來越強勁的競爭,瑞士紡織品服裝業不斷進行生產結構調整、減低生產能力或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線,紡織品服裝的加工、生產能力下降,由此造成紡織品原料進口減少。服裝生產能力下降加上服裝消費增長,進口因而呈逐年增長態勢。
瑞士曾是紡織業強國,紡織業是瑞士古老的工業部門之一。自1801年瑞士圣加侖商人從英國引進現代紡紗機,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瑞士紡織工業發展的全盛時期。紡織業在歷史上曾對瑞士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有過巨大貢獻。瑞士紡織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紡織機械工業,而且推動了化學工業的發展。
目前瑞士紡織、服裝工業有從業人員18.5萬(包括非全日制雇員),從業人員呈逐年下降趨勢。瑞士紡織工業主要集中在瑞士境內東北部;服裝業主要集中在意大利語區的提契諾州。為避免與發展中國家產品競爭和沖突,現有瑞士紡織服裝業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發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瑞士紡織服裝業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產業,是僅次于機電、化工、鐘表的瑞士第四大出口行業。從貿易平衡狀況來看,服裝業有巨大逆差。紡織業以前略有順差,自2003年起出現逆差。
二、瑞士紡織品服裝的消費情況和特點
2003年全年,瑞士服裝市場銷售額為58.02億瑞郎,90%以上來自進口。
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資料,瑞士每個家庭平均每月在紡織品服裝上的花費是261瑞郎,占家庭總支出的3.3%。
瑞士紡織品服裝市場一直較穩定,1990年至2002年的十余年間,瑞士紡織品服裝的價格上漲了4.8%,是所有消費品中價格漲幅最小的。同期瑞士每個家庭的總開支增長7.5%。
總體而言,瑞士人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講究穿著但不苛求時尚;注重面料、質地,純天然的面料如棉、毛、麻、絲產品在瑞士較受歡迎。
瑞士人注重生活質量,對家用紡織品的環保標準要求較高。毛巾和床上用品質量上乘,品種繁多.
瑞士紡織品服裝銷售商店主要有:C&A,H&M等國際連鎖店以及V?gele等瑞士本土連鎖店等,世界著名的服裝品牌在瑞士基本上都有專賣店。
三、中國對瑞士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
中國是瑞士紡織品的第8大供應國,次于德、意、奧、法、荷、比、美;服裝的第3大供應國,排名德國和意大利之后。歐盟是瑞士紡織品、服裝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市場。據瑞士聯邦海關統計,2004年中對瑞紡織品出口5572萬瑞郎,服裝5.19億瑞郎,分別占當年瑞士紡織品、服裝進口的2.6%和9.6%。
多年來,紡織品、服裝一直是中國對瑞士出口的主要商品。在中國海關的統計中,紡織品服裝仍是中國對瑞士出口第一大類商品(在瑞士聯邦海關的統計中,中國機電產品已超過紡織品服裝,成為中國對瑞士出口第一大商品,紡織品服裝退居第二)。
應該看到,在瑞士進口紡織品服裝中,中國產品占有的份額仍偏小,這與中國紡織品服裝生產大國的地位不相稱。中瑞紡織品服裝貿易互補性較強,紡織品服裝出口在瑞士尚有潛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