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湖州童裝合格率最低 走上品牌路迫在眉睫
- 中新浙江網8月17日電 昨日,省質監局發布了2005年浙江省兒童服裝產品質量報告。報告指出,目前我省童裝產量僅次于廣東,位居全國第二,但家庭作坊、小企業居多的局面,使得整個童裝產業依然深陷“以低質跑量經營、定牌生產為主,產品檔次較低,缺乏設計開發研究能力,低價惡性競爭”的泥潭,童裝產業走上品牌路已是迫在眉睫。
批次合格率最低為杭州湖州
昨日,省質監局發布的2005年浙江省兒童服裝產品質量報告顯示,約30%的童裝在抽檢中不合格,大部分劣質產品來自制衣作坊。
今年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等地區的79家童裝企業生產的82批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其中合格58批次,抽檢合格率70.73%。批次合格率最低的地區是杭州和湖州,均為66.67%,而產品質量指數最低的是湖州。
其中,湖州市織里佳美達制衣廠生產的幸運小孩牌兒童中褲,杭州意錦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愛諾·酷娃牌兒童襯衫,以及湖州市織里豐收娃娃制衣廠生產的豐收娃娃牌連衣裙,這三種童裝的一批次產品在抽檢中不合格,被省質監局列入“黑榜”產品名單。
據執法人員介紹說,不合格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小企業,組織結構分散、封閉,技術含量低,以低質跑量經營、定牌生產為主,多數產品檔次較低,缺乏設計開發研究能力,形成了低價惡性競爭。另外,企業負責人質量意識淡薄,沒有質量是企業生命的認識,生產者對自己應承擔的質量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了解不夠,導致童裝產業依舊在低端徘徊。
70%童裝企業無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4.4萬家服裝生產企業,可有品牌的童裝專業生產企業不到200家,外國品牌童裝已占據中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約占50%。國內有特色的童裝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很小,只有30%左右,70%的童裝企業處于無品牌狀態。
目前,市場競爭由單純追求市場份額的競爭轉向多因素綜合競爭,品牌競爭日趨激烈。細分市場中,產業群聚效應日益凸現,浙江湖州、廣東佛山、福建鳳里成為中國童裝重鎮。
我省湖州吳興區織里鎮不僅是浙江省的童裝生產基地,也是我國的童裝生產基地之一,現擁有童裝企業4980多戶,2004年,全鎮童裝產值達51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9%,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2%以上。但已形成一定生產規模的卻不到百家,而其中擁有自己特色品牌的更少,絕大部分為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企業。
同時,質量報告說,湖州作為我國的童裝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政府應加強對企業主的質量責任的意識教育,并應對童裝產品質量引起足夠的重視,嚴防區域性質量問題出現。
省質監局質量處人士指出,我國有3億兒童,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童裝大國”,如果每個兒童一年買一件衣服,年銷售量就達3億件,國內就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但是,浙江省的童裝產業要在全國市場中分得一席,必須盡快走上品牌效應這條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新聞附件:
如何選購與洗滌童裝
如今兒童服裝穿著舒適休閑外,工藝更趨精湛,選料更加講究。質監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所選面料除外觀大方順眼外,手感更加舒適柔軟并富于彈性,透氣性與吸濕性俱佳,縮水率與色牢度都能滿足要求,甲醛及各種有害物質符合生態環保要求。另外,名優企業生產的高檔服裝產品包裝精美、標識清晰齊全(注意看要有商標、廠名廠址、成分標識、號型標識以及洗滌保養說明與符號)。
服裝的洗滌應嚴格按照產品明示符號與要求進行,要注意干洗和水洗、水洗方法與溫度的說明,如服裝產品上標明只能干洗、不能水洗的符號,說明該產品不能水洗。還要注意淺色衣服最好與深色衣服分開洗,熨燙溫度要適宜,要按照產品明示說明選用溫度與方法。另外選購衣服要注意看面料無明顯疵點與色差,面料的花型、倒順毛是否一致,各種輔料與配件質地優良、牢固,服裝各部位的縫制線路是否順直、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