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磋商剩時無多 美國一個半月用完一年進口配額
雙方所剩時間無多 談判會比中歐更難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當地時間8月16日及1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中美新一輪紡織品貿易談判在低調的氛圍中啟動。兩國經貿官員都希望,能夠達成一個解決紡織品貿易磨擦的長期全面協議。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信息,該辦公室特設的紡織品談判代表大衛·斯普納是此次美方的主要談判代表,談判團成員跨部門組成,包括商務部、勞工部和國務院的官員。中方談判小組則由中國商務部外貿司等十多名官員組成。
斯普納表示,經過同美國產業界和國會議員的多次磋商,他們呼吁對中國紡織品貿易采取“一攬子協議”。這次中美紡織品貿易談判的目的,就是尋求長期的解決方案。
有關人士預測,如果此次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具體協議可望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訪美時宣布。
與中歐談判無可比性
自美國于今年5月23日和27日先后對中國7種紡織品實施配額限制以來,中美之間已經進行了兩次正式談判。與前兩輪談判不同,此次美國主動把尋求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作為此次談判的明確目標,說明美方對此次談判確實抱有很大誠意。觀察家認為,從美方的態度看,接受一個“較寬松”貿易方案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中國方面對此次貿易談判表現得頗為低調,對具體磋商的內容口風把得很緊,有報道說商討的主要內容將是紡織品配額問題。因為中國商務部上星期曾經邀請大約50家中國大型紡織企業進京開會,征詢對紡織品出口的意見。
但毋庸置疑的是,此次中美談判涉及產品多,且談判的成果對中國紡織企業發展影響很大,因此談判會比中國與歐盟的類似談判更為艱難,所以也很難對這次會談是否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作出預測。有專家認為,不排除美國政府作出一個平衡性決定的可能,既不因紡織品問題影響中美貿易大局,又在美國進口商、零售商和生產商對中國紡織品意見不一之間找到平衡點。
據悉,美國已經起草了一份有關2008年前中美紡織品雙邊協議的提議,計劃在談判時提交給中方。
但從此次談判的級別看,雙方一舉達成全面協議的難度較大。但不排除雙方表明立場,就一些具體問題達成協議的可能。
此次談判的決定意義
美方此次不僅主動向中國發出談判要求,還于本月1日宣布推遲對中國6類紡織品作出設限裁決的日期,同時受理國內紡織團體新提出的對中國5種紡織品的設限調查申請。根據W TO的規定,特保措施啟動后30天內,當事雙方必須展開磋商,磋商期為90天。
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公布的調查報告,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影響中國企業超過1萬多家,其中六成以上企業受到嚴重影響。但是,中美兩國貿易相互依存度很高,貿易戰只會使雙方受損。如果到了8月底美國決定對中國紡織品實行限制措施,那么中國也可以取消之前在農業談判上作出的讓步,并采取其他的措施。所以留給中美談判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此次談判的決定意義也就越加突出。
美行業的底線
“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聯盟”表示,美國紡織品產業界希望美中談判能達成協議,在2008年前把19類以上的紡織品年進口增幅設定在7.5%。“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聯盟”的新聞負責人勞埃德·伍德對美國媒體表示,他們希望這次舊金山談判能達成全面協議,但是協議一定要滿足美國紡織制造業的要求。“我們希望協議覆蓋所有已經批準保護、或是正在申請保護的紡織和服裝類別;我們還希望協議能夠確定某種機制,一旦今后某種類別的紡織服裝品進口對美國市場造成破壞,就自動啟動保護措施;我們希望協議確定的增長幅度能盡量接近7.5%,而且要延續到2008年”。
不過,伍德和美國紡織品機構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米西·布蘭森在中國進口紡織服裝增長幅度的問題上都不肯透露行業底線。
美國卡托研究所的貿易政策專家丹尼爾·艾肯森表示,估計美國紡織品制造業的底線是對全部類別的紡織服裝產品施加15%的增長限額。他表示,如果雙方不達成任何協議,對中國紡織品的限制也只能維持到2008年。
美國紡織品進口商協會執行主席勞拉·瓊斯說,他們希望看到美中雙方能盡快達成協議。她說:“我們希望有一些確定性?,F在的情況簡直是一片混亂。進口商們都在爭先恐后地奔向碼頭,一年的進口配額6個星期就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