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服裝銷售商警告,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爆發最大服裝危機
- 據中國日報特稿英國服裝銷售商20日警告說,如果再不盡快放松進口中國紡織品的限制,他們的商場在兩周之內就將“缺衣少服”。
二戰后最大服裝危機
在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實施嚴格的進口配額后,英國的斯賓塞、瑞典的莫里茨等著名國際時裝公司進口的大量中國服裝,包括運動衫、褲子、胸罩等,大量積壓在港口,無法入關。
歐洲零售業專家驚呼,這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服裝危機”。他們稱,消費者也許從下月開始就會感到購物受到限制。英國駐歐盟零售商協會負責人格雷說:“這將帶來災難,這場對華貿易的最大危機影響極大,秋季商品供應在很大程度上將中斷。”
時裝公司遭“大災”
對于時裝公司而言,這更是一場大災難。這些公司表示,除非問題在未來幾天內得以解決,否則他們將產生巨額損失。一個連鎖零售商發言人說:“冬季很短暫,我們也不可能把這些時裝放到明年(冬天)再賣。這些厚重的冬衣很占儲存空間,我想大多數時裝公司將只好把它們丟棄。”
大多數時裝公司在中國生產一些他們的服裝,因為那里的成本比全球平均成本低20%。此外,中國有著非凡的生產工藝,可以在3到4周里就把圖紙上的名牌時裝生產出來。
小型企業面臨破產
斯賓塞公司30%的服裝都在中國加工,這家公司透露他們正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例如將一些生產轉移到斯里蘭卡、孟加拉和菲律賓等其他亞洲國家,并將中國服裝運到挪威、瑞士和加拿大等非歐盟國家銷售。
像斯賓塞這樣的大型零售商可以這樣做,那些小型企業卻沒有這么大的能力和資金,只好面臨破產的命運。格雷說:“小商家會因此破產,員工會因此失業,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可怕局面。(歐盟)沒有認真考慮就匆忙(對中國服裝)實施了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