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紡織國家將以攜手合作形式亮相國際市場
- 據印度媒體報道,繼印度政府發起亞洲石油外交之后,現在輪到亞洲紡織生產國家攜手亮相世界舞臺。自從今年初全球紡織配額被取消之后,亞洲紡織大國已經在全球紡織貿易中占據絕對優勢,現在他們正在進一步鞏固這一優勢,進入一個彼此分工協作的階段。
作為協作的第一步,亞洲各大紡織和服裝生產國的業界代表團正計劃于12月聚會印度,制定一個搶灘世界市場的協作戰略,這些國家包括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韓國、中國臺灣、印尼和斯里蘭卡。這是全球配額解體之后亞洲紡織國家舉行的首次活動,組織者是印度紡織工業聯盟。
由于配額體制的解體為大多亞洲國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因此業內廣泛預期,亞洲國家之間可能形成健康的協作。此次活動更提高了亞洲產業之間協作的可能性。
例如,巴基斯坦的優勢在生產各種粗支紗和厚重織物,印度的優勢在各種高支紗和輕薄織物。中國擅長生產面料和服裝,而韓國和中國臺灣則專長于生產人造纖維和長絲。印尼也在人造纖維市場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位籌備此項工作的內幕人士說,由于各國都有優勢,所以相互之間有很大的協作空間。這樣的協作可以提高亞洲產品整體的成本競爭力。除印度和中國之外,從某種程度上講還包括巴基斯坦,其他亞洲國家不具備從原料到成品各個環節的價值競爭力。
目前亞洲國家之間的此類協作已經形成,但處于相對的萌芽期。韓國和中國臺灣以及印尼的人造纖維已經進入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市場,被用來生產服裝。同樣,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缺乏綜合紡織工業,他們從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進口生產原料,用以滿足服裝工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