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為承認中國市場經濟開條件
歐盟和中國將制定一個詳細的路線圖,列出中國需要做到哪些,才能讓歐盟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一旦歐盟承認這一地位,歐盟將較難封堵中國的出口產品。
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今天將在北京舉行的歐盟-中國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一起討論上述計劃。英國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
陪同布萊爾先生參加會談的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和貿易專員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雙方還將簽署一份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內容中將包括由歐盟幫助建設一座環保型燃煤示范發電廠。
英國一直在迫切要求讓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它希望這會鼓勵中國政府承擔更多全球責任。中國現已成為一個商業超級大國。
布萊爾先生在今天出版的《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顯然,發達國家需要更快行動,不僅要和印度、中國和其它新興經濟體展開競爭,而且要加強和它們的對話。”
他還敦促全球領袖們以今年12月在香港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為契機,將2010年設為結束農業出口補貼的最后期限。
英國和歐盟外交官期待與中國發展一種更具“戰略性”、不會因為貿易方面的爭執而輕易變味的關系,在全球治理、能源、移民和核不擴散等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但圍繞廉價的中國紡織品進口的爭論仍在持續,一些歐盟南部的成員國要求不要在今年的服裝進口配額上作出讓步。這一狀況表明,中歐關系的長期目標可能淪為歐洲貿易保護主義對抗性反應的受害者。
歐盟官員表示,目前的政治氣氛幾乎一點也不利于雙方達成一個協議,讓歐盟的市場對中國更多的便宜商品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