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取消后紡織服裝業靠什么取勝?
- 今年紡織業進入了取消配額的時期。服裝出口數量既出現了增長的勢頭,又遭遇到美歐設限。紡織服裝業下一步該怎么走?剛剛閉幕的江蘇國際服裝節留給人們兩點啟示。
啟示之一:面對貿易摩擦要用“創新”說話
本屆服裝節上,江蘇紫荊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創新麻產品“摩維”系列十分引人注目。該公司與東華大學聯合研發的新型面料“摩維”,是以黃麻、槿麻為原料,經過生物、化學、物理組合加工而提取成的精細化天然纖維素纖維。據了解,亞麻每噸5萬元,苧麻每噸3.5萬元,而摩維每噸只有1.5萬元,與同類產品有著比較大的成本優勢,可以大大降低服裝用麻纖維面料成本。而對出口來說,麻制品又占了很大優勢?!白锨G花”董事長劉國忠說,棉制品出口關稅17%,而麻制品則只有3%,紡織品中只要超過50%的麻,關稅就少了14個點,這是一個很大的出入?!澳S”面料的麻含量大概有75%,所以絕大多數是外銷。由于麻纖維有較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抗菌性,經專家鑒定,此項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空白。
點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姜哲認為,目前國內紡織服裝仍然是寶塔式的結構,10%為高檔產品,20%至30%為品牌產品,50%至60%為大眾化產品。許多企業對市場反應不靈敏,產品差異化不足。紡織業目前已處于一個“拐”點的重要時期,受限制的產品都是低檔、缺乏技術含量的大路貨,靠數量取勝。而“紫荊花”開發新品的意義說明了靠數量取勝不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加速我們自身產業調整,不斷創新,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啟示之二:要用產業集群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參加江蘇國際服裝節的集群可謂群星閃耀,成為服裝節的一大亮點。海門三星鎮、吳江盛澤鎮、武進湖塘鎮、常熟新港鎮、常熟沙家浜鎮等紡織服裝集群特色鎮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企業積極參展,變“小舢板”為“聯合艦隊”。今年服裝節上,常熟一舉拿下2700多平方米的展位,一批企業的十多個品牌成為展會的亮點。
據了解,目前江蘇已經形成的近30個紡織服裝集群中,呈現專業化特色明顯、產業鏈體系完整、中小企業集聚效應顯著的特色。如常熟服裝板塊、江陰毛紡板塊、吳江絲綢板塊、海門家紡板塊,還有一大批“一鄉一品”的特色鄉鎮。這些產業集群以小企業、大協作,小產品、大市場,小集群、大作為的特點,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一支主要力量。另外,蘇州、無錫、昆山等地相繼興建了規模巨大的服裝城,形成了極強的紡織服裝產業集聚效應。
點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在紡織業發達的珠三角或長三角,半徑50公里以內,紐扣、紗線等各種配套都能完成,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訂單,這在很多國家都做不到。產業集群是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產業鏈上相關的上下游企業和相關輔助產業服務業在空間上大量集聚?!?
產業集群使設計、采購、銷售等環節社會化,甚至將生產環節的十幾個車間社會化,從而形成“產業生態系統”。因此,產業集群能有效整合資源,深化專業分工,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從而極大地提高區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