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服裝,在服裝產業經濟拐點思索
大連,中國自北向南沿海線上第一個服裝產業經濟集群城市。
這里不僅有創世、桑扶蘭、思凡、亞瑟王、富哥、孔翎、任平、叮特來等一批優秀的內銷服裝品牌,還有以大楊集團為首的一批高檔次、具規模性的外貿加工企業。
懂吃會穿的海濱城市
匆匆的大連一行讓人感到大連服裝人情感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特色。用“海水”可以貼切地描述這幾年中國服裝產業中由于“特保設限”、“用工荒”問題引發的外貿加工業的不平靜;用“火焰”可以到位地形容大連從事服裝品牌研發的人們心中的那份執著與熱烈。
然而,我們在抒發“海水”與“火焰”的情感之余,還有一些特別的感觸:如果說“海水”的驚險波瀾是天時因素,“火焰”的熱度是人和的因素,那么我們還落掉了一項沒有說,那就是地利因素。
大連是一個非常具備地理優勢的城市。它向北輻射東北三省,向東輻射日本、韓國,向西可以輻射到華北平原,向南則是東南沿海的服裝原材料產地。它背靠東三省以及華北平原的遼闊市場,面對東南沿海的其他服裝業發達城市與日本、韓國的國際市場??梢哉f,這樣的環境為大連服裝產業鋪好了堅實的地利基礎。大連是一個既容易做外貿加工產業基地,又容易誕生國內知名品牌的地方。正如大連思凡品牌總經理周嚴所說:“一個時尚品牌集群的城市必須看這個城市可以輻射的市場地域有多大,輻射的地域越大就越有利于品牌發展。”
而時尚媒體們卻似乎是先行業媒體一步,以更加深刻、更專業的口吻向大連的服裝人說,大連不僅僅是一個服裝產業經濟集群中心,而且還將成為一個著名的時尚都市。這話不是沒有根據的。俗語說“三代為官,學會吃穿”。說的是自古一個人的格調往往不是腰纏萬貫與官勢顯赫,而是吃穿的生活細節之處。大連人興許是有特立獨行的地理優勢,所以多年來便近水樓臺地體驗著渤海灣里高質量的海鮮,還有東北肥沃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高質量果蔬。每年大連時裝節期間,正是9月瓜果飄香,蟹羔滿溢的時節,怎能不來呢?作為一個懂吃會穿的海濱城市,不盡心盡力地科學發展服裝行業其實很浪費資源。浪費的不僅僅是大連優秀的縫制基礎,其實更加浪費了大連的時尚能量。
大連的核心競爭力
早就在報紙上讀過“北京最大氣,上海最奢華,深圳最繁忙,成都最悠閑,武漢最火爆,珠海最浪漫”的文章。而文章描述到大連時,卻將之與杭州做了一下比較與對仗,曰“杭州最女性化,大連最男性化。”
這樣的描述很有趣,又一次暗含了大連與杭州服裝產業經濟集群的地方特色。不過非常不同的是,杭州的女裝產業是從小品牌逐漸成長起來的。這些女裝品牌雖然規模小,但是發展速度卻十分驚人。杭州特殊的人文特色,加上女裝產業本來門檻就比男裝低,因此杭州的女裝品牌陣營在5年之間迅速成熟,讓人嘆為觀止。
大連有成為歐洲租界與被日本侵略的歷史,而這期間打好的城市基礎設施,被保護得基本完好。北回歸線上海洋氣候中這座城市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政府修造下日益國際化,并顯出清新明朗的城市形象。與杭州的女裝產業比較起來,大連的男裝產業就顯得越發陽剛,規模大、檔次高、品質好,成為大連男裝的核心競爭力。
大連的男性化,大約是由于城市產業一是重工業,二是服裝產業。而曾經作為城市名片的服裝產業中,高檔男裝加工業作為大連的強項一直享譽海外。雖然今天,當寧波的男裝加工以及溫州的時尚化男裝品牌,還有福建的休閑化男裝品牌都在2000年以來亮相各大媒體,而大連這個男性化的城市卻始終保持著一種冷峻的姿態,從產業經濟上研究,大連的高檔男裝工藝一直被業內推崇著,有很多先進的縫制技術、管理方法是讓前者們非常佩服的。尤其是高級成衣的手工工藝,是帛柏麗、杰尼亞、阿瑪尼等頂級大牌才匹配用的高品質縫制方法。
所以,要讓大家體會很多產業集群的地方特色,可以套用一個大連服裝界小有名氣的設計師的回答:你把杭州的青蒸大閘蟹和大連的青蒸梭子蟹做個比較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大連的高級男裝成衣制造與世界頂級品牌接軌的水準成為大連這個服裝產業名城的王牌。然而,這個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可以一直發揚保持下去,并以怎樣的方式保持下去是值得人們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