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崛起“服裝城”
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草原深處的化德縣,是一個遠離繁華大城市的邊遠縣城。但記者最近到這里采訪時,卻發現一個規模很大的“服裝城”,所產的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暢銷國內外。
記者在全縣最大的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加工企業--星火服裝廠看到,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主要以精細羊、駝絨絮片為填充原料生產的,絮片是當地所產的羊、駝絨,面料從上海等地購進。據說,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具有防潮、防蛀、便于洗滌、保暖性能極好等優點,穿在身上柔軟舒適。
據化德縣工經委副主任郭占海介紹,化德縣服裝產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84年,縣里從吉林省引進棉絮生產工藝,在此工藝基礎上,通過當地技術人員開發創新,以羊、駝絨替代棉絮開發出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這一項目1986年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產品獲“國家星火項目科技獎”。
他告訴記者,經過20多年的發展,化德縣羊、駝絨絮片防寒服裝現已形成規模優勢,成為一項輻射千家萬戶、興縣富民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年加工羊、駝絨絮片服裝500萬件,從業人員近1.5萬人,大小廠家百余家,其中達到規模以上的有4家,產值近2億元,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38.5%,產品銷往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及俄羅斯、蒙古等國家。
記者發現,化德縣服裝產業的發展,最受益的就是當地的群眾。服裝產業使部分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同時也吸引很大一部分農民工進城就業。據了解,為了促進服裝業的發展,穩定服裝生產技工隊伍,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農民工的利益。
這些政策包括:對于服裝生產員工常年在150名以上的企業,公安部門為其員工及其配偶和子女免費辦理農轉非手續;農民工進城從事服裝加工的,在農村所享受的退耕補助、合作醫療等不變;農民工培訓期間給予培訓補貼;招收的農民工縣有關部門和企業為農民工辦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農民工子女上學可自由擇校與城鎮學生一視同仁,并繼續享受“兩免一補”待遇;遇到拖欠工資由勞動部門依法追要等等。
這些政策對造就一批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產業技工隊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為了把服裝產業進一步做大,縣委、縣政府于2003年投資近千萬元,建設了一座現代化的標準服裝車間,并以此為平臺建成了服裝園區,引進了北京華鵬服裝有限公司,建成了化德分公司。
化德縣服裝產業領導小組組長、縣委副書記李福壽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中、高檔純絨絮片防寒服生產廠家較少,特別是中、高檔羊駝絨絮片防寒服在市場上鳳毛麟角,開發潛力巨大。因此,我們爭取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培育扶持年加工服裝超50萬件的企業10個,超20萬件的企業20個,超10萬件的企業30個,力爭打造幾個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