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裝大省向服裝強省跨越
- 江蘇“服裝大省”的現狀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江蘇省的傳統優勢產業,在改革開放東風的沐浴下得到了更為迅猛的發展,成為全省產業集中度和外貿依存度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之一。據《新華日報》資料公布:以2004年為例,江蘇省服裝產量為17.08億元,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在全省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617.96億元中,服裝產業為650.4億元,占17.8%;去年全省紡織行業的利潤總額為112億元,其中紡織業實現利潤為29.99億元,占26.5%。2004年江蘇省服裝出口達86.87億美元,占全省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總量的56.6%。江蘇服裝特別注重出口服裝的檔次以應對嚴格的配額限制,使出口單價達到4美元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1/3,單價水平列全國第二位……江蘇服裝大省已無可厚非。
江蘇服裝業嶄露頭角。品牌戰略已卓見成效,涌現出一大批如波司登、雪中飛、康博、千仞崗、雪韻飄、紅豆、雅鹿、虎豹、海爾曼、恒源祥等16個中國名牌產品及大批江蘇省品牌產品以及波司登等中國馳名商標和大批江蘇省著名商標。全國著名企業“波司登”以其在中國防寒服領域里的龍頭老大地位和向世界名牌進軍而赫赫有名;江蘇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效應十分突出,極大地提升了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常熟海虞的休閑裝、吳江盛澤的絲綢、海門三星的家紡品等等一批專業化特色明顯、產業鏈體系完整的國家級和省級的特色名鎮的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占全國的60%以上;江蘇服裝面對日益加劇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十分注重差別化競爭優勢的打造,多元化、系列化、特色化、多層化特征已成為江蘇服裝業產業發展的格局。品牌戰略推動服裝企業快速發展、提升服裝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市場為導向提升品牌文化內涵,已成為參會企業的共性。
自1999年以來江蘇省國際服裝節進入第七個年頭,今年第七屆江蘇服裝節亮點頻現、異彩紛呈。記者專門采訪了此次節會組委會領導、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和省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郁冰。
特色鮮明產業升級
對于這次省服裝節的特點謝明會長作了如下總結:匯集中外名品、促進產業升級、引導消費潮流、弘揚服飾文化。通過節會及系列活動展示“蘇派服裝”的最新產品、最新成果、最新技術,以彰顯江蘇服裝大省的實力。因此這次會展特色鮮明、水平整體提高較快。
首先,科技與時尚同行——這次省服裝節上一個引人矚目的亮點是江蘇“紫荊花”公司“摩維天然麻纖維”的新聞發布會和高峰論壇。“摩維天然麻纖維”是廣泛用于服裝、家紡的面料,具有環保綠色的優勢、舒適而挺括,不僅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而且其原料是價廉物美的“黃麻”和“槿麻”等,對土質改進、生態環境及致富農村具有很大的價值,真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科技與時尚同行的中國紡織面料的這一大革命——摩維天然麻纖維的問世,在高層論壇會上,專家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密切的關注,這是一項“國家級”的龐大工程!“紫荊花”領頭羊劉國忠董事長在梁保華省長視察紫荊花展廳時向梁省長提出:希望江蘇省政府更多地支持和給予政策關懷,并將這一中國高科技面料產品列入“江蘇十一五規劃發展方案”中,將“摩維天然麻纖維”新產品從江蘇推向全國,梁省長頻頻點頭。
其次,企業更注重品牌建設——1060個展臺的參展企業大多為品牌企業。在特設的五大展區中,光“羽絨展區”就匯集了波司登、雪中飛、康博、千仞崗、雪韻飄、雅鹿等6個中國名牌產品以及龍達飛、特別特、大紅鷹、洲艷、迪諾·蘭頓、紅杉樹、百成匯、圣客朗、今越、紅豆、虎豹等名產品。
第三,企業更加注重規模發展——緊扣時代脈搏,企業在做強品牌建設的同時還注重規模擴大做大企業:如波司登是集科研、設計、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羽絨服裝企業,現有江蘇波司登、江蘇雪中飛、山東康博三大羽絨服生產基地和江蘇常熟休閑服飾生產基地,其規模堪稱全國之最。“紫荊花”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種燈芯絨、麻布的企業,公司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擁有生產線6條,年生產各類燈芯絨及麻布等印染布5000萬碼,在中國印染行業銷售排列中已攀升到18位……
第四,常熟服裝唱主角——除了26家集體參展外,常熟市委市政府的新聞發布會在南京隆重舉辦,聚焦了20余家省內外新聞媒體的眼球。位于常熟的“紫荊花科技開發摩維——天然麻纖維”的新聞發布會及高峰論壇引發第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的轟動,也是這次會展的最大亮點。
省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郁冰女士認為:第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以品牌集群特色提升會展拉動力、以突出科技時尚重點加大會展導向力,從而提供一個展示、交易、交流以及共贏合作的大平臺,以超前、專業、務實、高效的理念,全方位展示江蘇服裝大省的實力。
節展會是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品牌展示可以促使行業向專業化發展和產業的提升,從而加快江蘇服裝“大省”向服裝“強省”跨越,這就是每年一度江蘇省政府、江蘇紡織工業協會、江蘇服裝協會舉辦省國際服裝節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