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服裝市場喜歡“窩里斗”?
昨日,晨報報道《一群男子掀翻“庫瑪”接客車》引起武漢服裝界的關注。不少商戶認為,掀車事件是因兩個服裝市場爭客源所致。此時正值漢正街改造,第一大道、大陸橋、龍騰等投資商都有意建立服裝市場,競爭與矛盾避不可免。
新市場開張引得競爭升級
8月18日,庫瑪品牌服飾交易中心開業。該市場為迅速站穩腳跟,采取第一年租金全免、免費開車接送顧客(幾個服裝市場之間)等措施。強大的攻勢,吸引了不少商戶的眼球,同時也惹得一些人眼紅。
業內人士透露,當一些同行得知庫瑪第一年免交租金時,各服裝批發市場紛紛自降身價,力挽商戶。據該人士透露,“今年,白馬的租金降了20%,中心商城二樓的女裝市場的租金降了30%”。
據了解,庫瑪8層樓的商鋪目前已全部招滿,約900家商戶進駐。一名知情者稱,“庫瑪吸引了白馬五成的商戶、中心商城兩成的商戶。不少商戶還‘腳踩兩只船’。這無形中削弱了原來市場的實力,幾個市場之間當然會產生矛盾。掀車事件只是沖突的表現之一”。
白馬成功模式被大量復制
短短一年時間,武漢涌現出一批服裝批發市場,而且全集中在漢正街。一名曾在中心商城工作過的經理認為,“這是白馬效應所致。白馬的成功點燃了投資商的激情”。
庫瑪執行總經理柳士萬介紹,白馬歷經5年磨礪后成功了。去年,萬商白馬市場一樓舉辦商鋪租賃權拍賣會,一間59平方米的商鋪,3年租賃權拍賣價高達50萬元。隨后,以批發為主、零售為輔的銷售模式被迅速復制。
中心商城、雙龍、大夾街等服裝市場在漢正街遍地開花。各開發商雖稱要搞差異化經營,但目標市場同為省內各地市縣和相鄰省市,都采取到各地宣傳的促銷手段,銷售的產品都是從廣東、江浙等地批發的。因此,各市場間并未從實質上分清檔次、拉開距離。
于是,幾個服裝市場想出各種方法爭奪客源、相互殺價,競爭日趨白熱化。
武漢服裝批發商要勇于走出去
武漢市設計師協會秘書長毛立輝說,“武漢的服裝批發市場多,除了白馬,其他的為什么難以做大?因為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喜歡‘窩里斗’,都沒有走出去”。
記者在庫瑪宣傳冊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昨天,白馬升級漢正街;今天,庫瑪升級白馬。”柳總經理解釋,庫瑪想用“零售市場的經營環境,批發市場的經營特色”來升級,從而與對手競爭。柳認為,武漢還能容納3個至5個“庫瑪服裝市場”。
毛秘書長認為,幾個新市場的輻射力不夠大,都在同一層面上競爭。他說,“武漢市場的輻射能力畢竟有限。另外,鄭州、湖南等周邊地區的服裝市場發展得不錯,給武漢市場帶來一定壓力”。
一名準備在漢正街投資的溫州商人認為,“武漢服裝市場必須從外面進新產品,挖新商戶,挖新市場。經努力后,武漢可形成全國服裝市場的中轉站。但如果還按現在的情況發展,武漢服裝市場將難以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