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是這樣“琢”成
6月,一條消息又一次把業界的目光引向臺州:主產縫紉機的寶石集團在2003年獲得中國名牌、2004年獲得中國出口名牌之后,近日又拿到了中國馳名商標。
“創世界名牌,讓世界因寶石而動,這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集團董事長阮小明一語道出了“寶石”不斷登高的動力源泉所在。
在短短13年的發展歷程中,從一個創業資金只有2 000元的無名小廠成長為擁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寶石的曲折經歷在業界堪稱一奇。
品牌-品牌-還是品牌
辦企業就要立志“創世界名牌,以產業報國”——寶石人語
“同一型號的縫紉機,日本兄弟牌的價格就比國產的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么?主要是兄弟牌的名氣大、牌子響。”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想通過生產縫紉機“脫貧”的阮小明在調研市場時,就清楚地意識到,要像“兄弟”一樣做品牌。他強烈的品牌意識和民族責任感油然而生,并在起步之時就確立了“創世界名牌,以產業報國”的理想。盡管初創“寶石”時只有2 000元資金,幾間破舊房子。
寶石誕生之時,正是國內縫紉機市場蕭條之際。當時,國內許多知名縫紉機企業的產品已遍布全國各地,寶石牌縫紉機無人問津。
一位心存善意的上海廠商看到后說,“能不能貼我上海牌”。那時,臺州縫紉機企業為全國各地的品牌貼牌生產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更何況此舉能快速救活“奄奄一息”的“寶石”。但阮小明一口回絕:“不行!”
“要靠自己的品牌來贏得市場。”幾經周折,默默無聞的寶石產品進入1994年的廣交會,阮小明終于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巴西客商的第一筆訂單。這在當時看來簡直是一個奇跡, 然而“寶石”從此走向了世界。
1998年,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寶石一時陷入困境,一家外國企業趁機提出:“只要貼我的牌子,價格由你定”。阮小明再次回絕。
阮小明也知道,找一兩家大公司作“靠山”,用“洋品牌”打天下是企業快速“致富”的一條捷徑,而打自己的牌子遠比貼牌艱辛。但沒有自己的品牌,將永遠受制于人,因而創造品牌雖非捷徑,卻是陽關大道。
事實證明了阮小明過人的毅力和長遠的眼光。寶石創立12年后,一舉囊括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中國出口名牌、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全國500強民營企業、全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全國誠信示范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海關綠色通道企業等榮譽。
GEM500電腦控制自動剪線高速繃縫機等5個項目技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GEM9000電子無油機等8個項目填補了國內縫紉機行業的空白……寶石縫紉機還被當作“外交禮品”,國家領導人曾將50臺寶石縫紉機作為國禮贈送給秘魯人民,全國婦聯、外交部也將寶石縫紉機作為外交禮品贈送給世界人民。
科技興企 管理興企
市場的競爭就是質量的競爭,質量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依靠科技進步,制造“新、特、精”品,才能永做市場的弄潮兒——寶石人語
“寶石”能成長為撐天大樹,其取勝之處在于它的先進理念。他們堅持科技興企、管理興企的道路,才創造了今天的輝煌。
科技是“進軍號”,這是寶石人的觀點。寶石每年投入技術開發的資金比重不斷加大,先后從韓國、日本等國家購入先進的數控機床和鑄造加工設備,研制開發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各種特種工業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