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紡織服裝業情況
- 一、埃紡織服裝業的生產概況
1、埃紡織服裝業的主要產品類型
埃紡織和服裝的主要產品有各種棉紗線、棉混紡織物、棉毛巾、各種服裝和T恤衫、棉質內衣、家用亞麻和刺繡的家用紡織品,包括床單床罩、餐巾、室內裝潢織物、醫用脫脂棉和藥棉、手工地毯、機織地毯、墻面裝飾毯、雨傘布以及帳篷布等。
2、埃紡織服裝業的生產情況
埃國有棉花紡織企業所占比重大,國營棉紡廠有39家,12萬國有紡織業從業工人,占國營企業工人總數的25%。這些企業長期面臨著共同的難題:債務負擔沉重,生產資金不足,技術設備老化,勞動力過剩卻缺乏技術工人,有些企業富余工人數量甚至超過了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埃計劃學院對國內紡織業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埃目前除了25%左右的紡織廠運轉基本正常外,35%的工廠需要技術改造和更新,另外40%的工廠正面臨著被淘汰的境遇。調查還顯示,在埃國有紡織廠中,50%多的機器設備和生產線都有故障,這些工廠三分之一的產品無法在市場上銷售。2003年有29家國有紡織企業虧損,虧損額達3.6億美元。2004年,埃投資部長穆罕默德•穆希丁上任后不久宣布,埃政府將撥款6.5億埃鎊(約合1億美元)發展紡織業,用于紡織企業技術改造和調整,并通過推行私有化、吸引外資等途徑提高生產力,增強埃紡織產品的競爭力。新投資中,埃最大的國有棉紡企業——埃棉紡控股公司獲得1.3億埃鎊的支持。
在整個環歐洲-地中海區域,埃紡織行業的地位十分重要,名列第二,僅次于土耳其。從區域經濟利益出發,為了整合環歐洲-地中海紡織、服裝行業,歐盟決定在2005—2008年的3年間向埃紡織行業提供8000萬歐元的資金支持,用來改善和提高該行業從業人員及生產設備的整體水平,實現產業結構合理調整,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利用埃及的紡織資源優勢,提高埃紡織業對投資商的吸引力,幫助埃紡織企業實現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轉化,從而促進埃紡織業的更新和發展。
二、埃紡織服裝業的消費市場概況
1、埃紡織服裝消費市場結構
埃及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較大,貧富懸殊。但整體來說,埃及是一個有潛力和多層次的消費市場,對高、中、低檔紡織品均有需求,產品檔次以低、中檔為主,高檔紡織品和服裝大多從歐美等發達國家進口,市場規模在非洲僅次于南非而居第二位。埃及男子的服裝消費一般每年約550美元,女子則為900美元以上。
2、埃紡織服裝消費市場的典型風格
埃國民信奉伊斯蘭教,嚴格遵行伊斯蘭教義,所以埃及人的紡織品服裝消費有很明顯的伊斯蘭風格。傳統阿拉伯式的服飾在埃鄉村地區較常見,年長者和保守人士是主要消費群。埃傳統服飾為寬松、落地式的長袍,適合沙漠炎熱的氣候,保守女性裹頭巾、戴黑面紗、掛披肩。同時,由于埃屬國際性旅游大國,文化兼容性較強,西式服裝在埃本土也有較大市場。
3、埃紡織服裝消費來源
埃國內的服裝產品主要來自中國、土耳其、敘利亞和黎巴嫩。這些服裝產品價格比埃本國生產的產品價格低30%左右。一部分是以“提箱貿易”和樣品的方式進入埃及市場,另一部分通過埃自由區——塞得港入境,再換上“埃及生產”的標識在埃國內商店銷售。
三、埃紡織服裝業的主要原料——棉花的情況
1、埃棉花的生產情況
埃長絨棉在世界上久負盛名,一直以其纖維長度理想、質地柔韌細密、紡成的紗線極富光澤而馳名世界,備受各國紡織業商家的青睞。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CC)的統計,埃長絨棉已經占到世界總產量的40%,質量標準超過了美國棉花。埃棉花分三種級別,即超長絨棉、長絨棉和一般棉。埃政府授權唯一從事棉花科研活動的埃棉花研究所專門負責優良新棉種的開發及種植研究,在埃主要種棉區積極推廣“吉薩86”和“吉薩70”兩個最受國際市場歡迎的優良棉種。據埃棉花纖維檢驗中心報告顯示,2003/2004年度,埃棉花產量達到520萬堪他爾(1堪他爾約合45公斤),比上一年度增加150萬堪他爾,增幅達40%,2004年埃棉花種植面積達到了75萬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