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服裝業蓄勢突圍
伴隨著今年9月10日至16日第十七屆大連國際服裝節的隆重舉行,人們驚喜地發現:在本屆服裝節期間,已從陣痛中走了出來的大連本地服裝企業不再甘愿當配角,而是踴躍參展,使出渾身解數展示自身服裝品牌形象。與此同時,大連市政府也把服裝產業提升到“都市工業”地位,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扶持政策。這些都昭示著大連服裝產業正在蓄勢突圍,實現新一輪的崛起和振興。
服裝節上競風流
星空、城堡、海風、焰火、時裝。9月12日晚,遠遠望去,大連星海城堡博物館金碧輝煌,正在這里舉辦的是大連高級女裝思凡服裝服飾秋冬發布會,這也是大連服裝企業首次在城堡舉行的大型露天展演,讓觀眾強烈感受到大連服裝重新崛起所迸發出來的活力。
除時尚的思凡之外,優雅休閑的碧海、舒適自然的任平、柔美的桑扶蘭、大氣的創世等大連服裝企業,都在大連國際服裝節這個大連自己搭建起來的舞臺上爭當主角,以舉辦服裝展演以及服裝推介會等各種各樣的形式,突出品牌的文化底蘊,打造全新服裝形象。
“往年都習慣于當看客的大連服裝企業,這回真的當起主人。”目睹本屆服裝節上大連服裝企業的精彩亮相,大連市服裝界一位專業人士興奮地說。據介紹,大連本地服裝企業參展規模均超過以往,共有80多家企業、300多個展位,基本涵蓋了服裝生產、銷售、設計等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大連服裝企業收獲也頗豐,有的企業在服裝博覽會上所接的生產訂單已排到2007年。
與此同時,為了集中展示大連服裝企業形象,9月13日晚,大連服裝行業“三星”英雄榜揭曉并舉行隆重頒獎典禮。所謂“三星”,指“明星企業家”、“最具潛力新星企業”、“出口創匯明星企業”。這是大連市服裝行業近20年來首次舉行“三星”評選,也是對大連服裝業綜合實力的一次大檢閱,讓人們全方位領略到了大連服裝產業領域意氣勃發的明星企業和企業家的風采,從而對大連服裝產業的美好明天充滿信心和期待。
政策助推服裝企業突圍
上個世紀80年代,大連的服裝業是國內的“老大哥”,那時國內廠家都到大連參觀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連的服裝工業逐漸落后于國內寧波、溫州、深圳等城市。而現在的全國服裝企業百強中,浙江企業30多個,江蘇企業20多個,山東企業十幾個,廣東、福建、上海各有五六個,而大連只有“大楊”一家。
一個沒有產業優勢、沒有名牌和市場優勢的城市是與服裝名城不相稱的。“服裝產業是能夠代表大連城市形象的都市產業,大連市必須把它作為都市工業進行扶持。”9月10日,在服裝節開幕當天大連市政府所召開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大連市領導所說出的一番話擲地有聲。
說得到做得到。在服裝節期間,大連市政府專門出臺支持全市服裝服飾產業發展的十四條《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從今年起到“十一五”期間,市財政每年將安排不少于2000萬元扶持資金。該《意見》還提出加快全市服裝服飾企業資產重組,扶持服裝服飾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支持服裝服飾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國內外著名服裝服飾品牌和大企業來大連市設立總部、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營銷中心、結算中心和投資辦廠等政策措施。
此《意見》一出臺,立即在服裝行業內部引起巨大反響。作為大連服裝行業領軍人物的大楊集團董事長李桂蓮,面對媒體的采訪這樣說道:“大連市政府對我們服裝行業這么多特殊的政策支持,我想我們服裝企業如果再干不出個樣來,那是無法來面對我們大連市的人民的。”
重振雄風會有時
“大連市服裝產業優勢尚存,外加老工業基地大振興和市政府大力支持的良好外部環境,只要企業發展思路對頭,大連服裝產業就一定會重振雄風。”在采訪中,大連服裝協會會長田平這樣堅定地說道。
優勢之一:“大連縫制”名聲在外。在服裝產業輝煌時期,大連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產業工人,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直到今天一些企業還靠過硬的產業工人拿到大筆大筆的生產訂單。
優勢之二:“新生代”企業迅速崛起。在近幾年時間里,由“思凡”、“任平”、“桑扶蘭”等一大批品牌匯成的大連服裝業“新生代”,在國內市場樹立起大連服裝品牌的同時,也開始在國際服裝舞臺上嶄露頭角,它們代表著大連服裝產業的希望和未來。據介紹,目前大連市有服裝企業1811個,各類生產指標均占東北的60%以上。
優勢之三:集聚一批正值“當打之年”的服裝設計人才。目前活躍在大連市服裝行業的韓力、周紅、馬羽橋等服裝設計師,大多在法國留過學,有的還獲得過“中國十佳設計師”稱號。而且,他們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正處于創作的旺盛期、事業的黃金期。
優勢之四:借“節”騰飛。一年一度的國際服裝節,營造出良好的服裝文化氛圍,使得大連的服裝人近水樓臺先得月,既在家門口開闊了視野,領受、領略、領悟國際時尚風采,又讓他們有機會與世界名牌名企同臺競爭,拉近了同世界一流品牌、一流設計師之間的距離,實現快速起步、騰飛。而“讓服裝節拉動本地服裝產業大發展”,這也正是當初大連舉辦服裝節的初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