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競爭不能停在表面
CISMA2005已落幕,雖然來自下游產業的終端客戶人數有所突破,但仍沒有完全達到參展企業的期望值,多少讓企業有一些遺憾。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國產設備還沒有真正得到大規模服裝企業的認可,推廣國內縫紉機品牌還是任重而道遠。
讓我們以一件小事來說明吧。國內一家知名的縫機企業在CISMA2005上請來了一位貴賓,他準備把幾千臺七成新的重機普通縫紉機全部換成這家國內公司制造的電腦縫紉機。當這位客戶現身說法,向一些參觀者介紹情況時,觀眾表現出來的情形并不是全然相信,而是十分驚訝地說我們國內的縫紉機真有這么好嗎?
這讓這家公司的副總經理深有感觸:國內企業,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拼命地去搶市場、拼命地去賺錢,而是要練好“內功”,要在質量上、研發上、管理控制、月良務上等下工夫。對今后的發展方向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同時要加大國產設備的推廣與宣傳力度,讓下游客戶真正從內心里面認同國內的品牌。
對此,一些企業的老總們已有很深的感悟。現在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表面上的競爭,而是一種富有內涵的、別人無法仿制的、差異化的競爭,那就是文化。把縫紉機的傳統文化與產品的高科技融為一體,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充分挖掘縫紉機的歷史文化底蘊,必將有效地提升品牌內涵。展會上我們的企業不可謂不多、規模豪華、氣勢宏大、產品琳瑯滿目、活動也精彩紛呈,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國產設備能否得到服裝企業的信任,能否樹立起“中國制造”的尊嚴,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產品的技術、品質、服務等方面最終能不能讓客戶所認可。這是一個快節奏的競爭時代,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在面對激烈競爭的同時也必須深切理解廣大服裝廠家今天所面臨的激烈競爭,而服裝企業能否贏得競爭,縫
紉設備是一個很重要的系統保障。
相信企業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面對市場上的惡性競爭時,“先讓自己活下來”的思想支配著大部分的企業,真正能夠跳出這個圈子的企業為數不多。在這次展會上我們看到了一些企業已經跳出這個圈子,或者正逐步想跳出這個圈子,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戰略選擇,相信他們今后必能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