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關鍵點 治愈"渠道過度綜合癥"
渠道管理的策略是決定企業營銷改革探索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縫制設備企業對渠道的管理和建設大多還處于憑借人為經驗判斷的自然發展狀態——以價格為動力,以返利為誘餌。然而當渠道管理的重要性逐漸被認知時,部分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又矯枉過正地患上了一種“渠道過度綜合癥”,過度關注渠道管理而忽視了更為本質的東西——產品。
缺乏區域市場策略規劃的渠道建設是一種盲目的活動。縫制設備產品的銷售策略規劃可以有效解決生產企業在構建營銷渠道過程中的問題,從根本上為渠道結構的合理性打下基礎。而從渠道體系維護和管理的角度看,區域市場的策略規劃是至關重要的。渠道建設是區域市場管理的核心內容,而區域市場管理的好壞則直接關系到渠道體系能否持續健康地發展。
每個企業都知道,粗放型的區域管理必將導致頻繁的竄貨現象,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生產企業在采取具體的管理手段時,使用的多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在竄貨行為發生后才對經銷商進行處理。處罰過于嚴重,擔心影響銷售業績;處罰不嚴厲,又等于放任竄貨行為,進而嚴重損害市場秩序。于是,很多縫機企業與經銷商早已簽訂了的竄貨處罰協議就難以有效執行。之所以如此,其實是企業未能真正理解渠道維護和管理的本質,對區域市場缺乏整體性的策略思考和規劃,沒有從事前、事中、事后的各個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系統規劃區域市場策略有兩個關鍵。其一,要了解生產企業實際的渠道運作狀況是否秩序良好、穩定。可以說,渠道管理實質上就是要做好區域市場管理,只要每個區域市場的渠道建設都能維持一種良好的秩序,那么不同區域之間的渠道才能處于平衡發展的狀態。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改變經銷商的運作模式,變粗放型渠道管理為精耕細作型渠道管理,引導各經銷商將主要精力放在對本地區域市場的拓展上,而不是區域之間的竄貨。設備生產企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與各區域的經銷商建立一種良好的聯盟合作關系,從而對各區域市場進行系統深入的拓展,并且全力維護渠道價格的穩定,抵御外部沖擊。
其二,要了解企業在區域市場的終端覆蓋面是否最大化。對生產企業而言,全力建設渠道體系,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在每一片區域市場上做到最大限度的終端覆蓋,使設備產品被更多的服裝企業接觸和使用。要達成這一點,仍然依賴于良好的區域管理。具體到縫制設備生產企業的渠道運作模式,無論是發達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無論是大型終端還是小型終端,要達成最廣泛的終端覆蓋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建立戰略協作的分銷體系,充分發揮渠道成員的專業力量,降低渠道投入的固定成本,盡量使渠道邊際效益維持較高的水平,從而減輕企業直接控制終端而造成的高成本負擔,也避免對分銷體系缺乏管理控制而難以充分駕御,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擁有終端而能夠掌控終端。
所以,只有當縫機生產企業—定程度上站在整體渠道策略的高度進行系統思考時,才能真正解決渠道建設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使渠道體系維持在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順利推動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