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服裝零售特賣黃金周完美謝幕
- 作為每日商報與江幹區聯合推出的四季青服裝熱賣節的重頭戲,2005四季青服裝零售特賣黃金周昨天拉下帷幕。來自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管委會的有關數據顯示,十一黃金週期間,15家服裝批發市場平均每天人流量達15萬人次,成交量高達3.5億,由於首次以批發價零售給顧客,零售交易量漲勢驚人,佔到六七成左右。
更多經營戶參與零售
過去一週,五十萬平方米的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熱賣場。消費者走進特色街區的任何一個攤位零購,都能享受批發價的優惠。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管委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平時各家服裝批發市場都會開展零星的零售業務,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有形成規模,通過此次零售特賣黃金周,九成多的經營戶加入了零售隊伍,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杭州市民和外地遊客會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更多市民去四季青購物
15家批發市場的一萬多個攤位首次集體以批發價向市民銷售秋冬季新品服裝,相當於三折,換季的服裝更低至一折。如此大幅度的讓利,讓杭州市民對家門口的這個“民間時尚集散地”產生了濃厚興趣。國慶黃金週期間,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的各個市場都出現了人流涌動的場面。杭州四季青精品女裝市場二樓的一個攤主表示,十個中有五六個都是講杭州話的顧客,開店三四年,這還是第一次碰到。
特色街區總體形象提升
此次國慶期間推出的批零兼售既是讓利消費者,也是對特色街區經營業態的一種調整,是從以往純批發的單一業態向批零兼營的複合業態過渡、進一步提升市場品位和檔次的新嘗試。通過服裝零售特賣黃金周,更多的顧客感受到了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的變化。昨天,在常青意法服飾城購物的一位北京遊客說,四年前來過四季青,印象最深的是市場通道窄、人擠人,街上殘疾車、三輪車亂竄,一圈走下來累得要命。這回過來一看,變化還真大,市場裏的通道比商場還要寬,路邊還有電子螢幕引導,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