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業內人士認為本周美中紡織品磋商有可能達成協議
- 華盛頓(路透社)10月12日消息,據美國業內官員和專家表示,本周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磋商有可能達成協議,抑制中國服裝在2008年之前大舉進入美國。
美全國紡織組織委員會付會長Missy Branson說:“ 我相信大家都企盼雙方達成協議,但在不清楚中方姿態的情況下,我認為很難說結果如何。”
其他業內消息靈通人士說,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準備飛往北京簽署協議。目前他正在日內瓦參加高層世界貿易對話。他的發言人拒絕說出他的行程計劃。在前兩輪磋商不成功之后,上個月美中之間的磋商取得較大進展。
2005年1月-7月中國服裝對美出口增長75%,接近105億美元。世界貿易組織曾經預測,中國可能奪取一半以上的美國服裝和紡織品進口市場,2004年美國服裝和紡織品市場總值大約736億美元。
美國已經根據中國2001年加入WTO的特保條款對中國的襯衣、長褲、胸衣、襯衣、紗和其他紡織品及服裝產品實施進口限制。
但美國工業組織希望促成一個一攬子協議,更加嚴格限制中國出口產品的增長幅度,協議效期到2008年特保條款時效之時。
雖然中國同意就紡織品協議舉行磋商,但中國希望協議效期到2007年為止,所限制的產品少于美方提議。中國還希望華盛頓不要對協議未涉及的任何產品使用特保措施。
今年北京與歐盟成功達成類似條款的協議,但美國可能有更多的杠桿作用,因為美國已經實施了一些特保措施。
根據特保條款,WTO規則允許華盛頓將中國服裝對美出口的年增長幅度限制在7.5%。發展政策學會的一位貿易分析人士 Ed Gresser 說,如果簽署一個執行到2008年的一攬子協議,中國出口商可能損失500億美元-600億美元的銷售機會。
但如果中國不同意簽署這份協議,美國將會利用特保條款。與美國達成交易比讓美國自己去做更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可以獲得更多的退路,在其他貿易摩擦中抵制美國的壓力,如大量的音樂、電影和軟件盜版問題。
此外,任何限制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協議都可能給弱小服裝出口國家提供更多的幫助,如柬埔寨和孟加拉。許多窮國抱怨配額制度結束之后,他們被逐漸擠出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