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紡織品磋商無果 美方覬覦更大利益
在專家和業界的謹慎觀望下,中美紡織品北京第六輪談判沒有達成預期中的協議。記者13日下午13點收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來的新聞公告,公告只有短短三段話,沒有透露中美雙方在此輪談判中是否取得進展,也沒有說明此輪談判無法達成協議的原因。中國商務部也沒有就此予以置評。據悉,美國談判代表團13日即乘機離京。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紡織品首席談判代表斯普納在公告中表示,“我們沒有達成能夠滿足我們國內制造商和零售商需求的協議”。“我們的總體目標是一貫的,就是謀求達成一項能夠使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更加穩定的長期解決方案”。
據美國媒體報道,談判雙方一直希望也能夠達成類似今年6月的中歐協議,比如:年設限產品增量在10類以內、中國紡織品2005年—2007年在歐盟25國內保持8%-12.5%增幅等。但事實上,在協議執行年限、基準期的計算以及設限種類和增長幅度等方面,中美一直存在著原則性分歧。
斯普納在公告中還表示,“美國一直在行使基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 TO)協議有關條款所授予美國的權利,在(中國紡織品)擾亂和可能擾亂市場的情況下采取了保障措施。我們將繼續在適當的情況下采取這樣的措施”。
此輪談判前,美方曾表示,如果中美仍無法達成全面性的紡織品協議,那么14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委員會有可能宣布對中國輸美的窗簾布設限。而13日斯普納在公告中的措辭,似乎也發出了這樣的信號。
有專家指出,中美紡織品談判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雙贏,而要使談判獲得成功,就需要談判雙方都作出一定的妥協。妥協只能是相互的。但美國將國內貿易問題政治化和游戲國際貿易規則的傾向,讓人無法對它寄予期望。為了在中美紡織品談判中爭取主動,中國應該重視美國紡織品零售商的作用,因為歐盟就是因為承受了歐盟內部零售商和超市的巨大壓力,最后在中歐紡織品談判中作出了妥協。
廣交會紡織服裝成交將下降
【又訊】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徐兵13日在廣州表示,由于歐盟對中國紡織服裝實行設限管理,中美之間就紡織品問題仍未達成協議,預計在10月15日開始的第98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歐美相關采購商到會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總體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