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爭坐世界紡織業第三把交椅
韓國產業資源部的統計資料顯示,韓國纖維和紡織品生產企業,經過最近幾年的結構調整,向高附加值、新一代產品和產業用產品轉軌,已開始顯現出成效。
由于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纖維和紡織品生產技術和產量的提高,在一些傳統紡織產品領域,韓國產品的競爭力,特別是價格競爭力大大弱化,這迫使韓國纖維和紡織企業不得不進行強力度的結構調整。現在它們的超細纖維、納米纖維、產業用纖維、智能纖維等新一代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纖維產量增加,上述新材料纖維在整個纖維制品的出口金額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占2.62%,出口金額為4.92億美元;2003年占3.89%,出口額為5.38億美元;2004年占3.90%,出口額為5.9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占5.03%,出口金額為3.5億美元,預計全年的出口金額將達到8億美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韓國的纖維制品及紡織品對中國和亞洲地區的出口金額也在逐年擴大。如對中國的出口額在2002年為24.54億美元,同比增長3.0%;2003年為26.53億美元,增長8.1%;2004年為27.64億美元,增長4.2%;今年上半年出口額為14.71億美元,同比增長9.2%。
今年4月份,韓國與智利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FTA),上半年韓國對智利和南美洲大陸的紡織纖維產品出口額增長了24.5%。
韓國纖維制品在2000年出口額達到139億美元,其后開始走下坡路。目前韓國的纖維和紡織品出口額在全球列居第五位。韓國產業資源部的計劃是,今后要依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一代纖維產品重振韓國纖維產業,在2010年韓國要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纖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