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青董事長在“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打造節約通宇”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摘要)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我國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資源保證”。打造節約型企業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組織部分,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形成氛圍,全員動手,形成合力,為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干在實處,務求實效。
一、深刻認識建設節約型企業的意義。
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通宇控股集團從80年代初,由20多人,每人出資500元湊股合伙興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生產家電、汽摩和縫紉機零配件起步。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咬定主業不放松,在黨的政策感召下,依靠通宇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從幾十人小廠發展成為一業為主、多門類聯動發展的科工貿一體化企業集團;從單一產品生產企業發展成為今天生產縫紉機、園林機械、電腦繡花機、電動代步車四大系列產品的中國縫制設備重點骨干企業、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名牌企業和浙江省知名商標企業;從零配件配套企業,發展成為產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遍布國內二十多個省市的整機生產基地。我們在肯定已經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新一輪世界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我們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面對著日新月異科技創新的壓力,無論是產品品種,質量和檔次,工藝技術裝備;還是物耗、效益和管理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著很大差距。要想在十一五期間做大做強,就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是緩解資源矛盾、尋求持續快速發展的需要。
當前,土地資源貧乏,能源短缺,原材料供應緊張,企業再發展對資源的需求與生產要素供給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國家強化宏觀調控,融資規模縮小,相反企業力圖做大做強,基地建設、科技創新等各方面投入加大,資金供求矛盾嚴重地制約了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幣匯率調整,原物材料漲價,使企業生產成本走高,利潤空間變小,已全面進入微利時代。面對上述嚴峻的形勢,就要求我們大力開展節能降耗,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效能;努力盤活存量資產,加快流轉速度,提高運轉質量。
三是轉變增長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與企業超常快速發展相比,管理的改革與創新相對滯后。如何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制度,細化管理方式,強化成本監控,以及繼續宏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精打細算,杜絕資源浪費,創造利益最大化是企業進入微利時代求生存圖發展的重要任務。
綜上所述,通宇集團開展“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打造節約通宇”的活動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構建節約型社會的戰略任務,是實踐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浙江“三個走在前列”殷切期望的歷史使命,也是企業加強源頭控制,提高資源利用率,轉變增長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是審時度勢的正確抉擇。
二、眼睛向內,重在內部挖潛。
阻礙企業發展,影響企業效益,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缺失;既有共性要素,又有個性原因。真正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是企業自身存在的薄弱環節。因此,打造節約通宇,就應眼睛向內,選準突破口。
(一)加強成本控制,以財務核算為龍頭,嚴格供、產、銷環節管理:
一是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購上要加強對供應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調研篩選,力爭定點定廠采購,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和生產過程的跟蹤監控,從源頭控制零部件的質量和采購成本,減少物資積壓和資金沉甸。
二是在設備管理上要加快設備的更新改造和做好日常維護,提高設備產能和安全運行能力,減少設備閑置。
三是在生產管理上要建立合理嚴密的工藝定額,工時定額體系,嚴格控制物耗、能耗;要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浪費。
四是在品質管理上要構建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加強質檢隊伍建設,提高技能;擴大檢測面,提高一次性合格品率。
五是在營銷管理上要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行技術營銷、服務營銷、親情營銷,努力發展新客戶,拓展新市場,增加市場占有份額;要加強貿易風險管理,加快資金回籠,提高資金周轉率,降低財務費用和財務風險。
(二)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公司研發中心、技術中心的作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大院名校的聯手合作,吸收消化世界先進技術成果,加快高效節能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研發,增加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挺進高端市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加強綜合管理。完善行政管理規章。從節約每度電、每滴水、每張紙、每分錢入手,節約辦公費用、差旅費用開支;組織大、中型活動要遵循必需、節儉的方針,從每一個細節入手,精打細算,建立預算評審制度,努力節約非生產性費用開支。
三、廣泛發動,全員動手。
打造節約通宇,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供、產、銷、財整個利潤創造鏈,關乎從決策者到普通員工,從管理部門到生產車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道環節。因此:
一要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增強全員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共識,營造氛圍。
二要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緊緊圍繞供、產、銷關鍵環節,將問題擺透,差距找準,措施訂實,務求實效。
三要堅持邊整邊改,要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從本單位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堵塞漏洞,增收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