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紡織為“神六”做貢獻
- 10月12日,我國自主研制“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在這其中,也凝聚著上海紡織控股集團科技人員和員工的心血和汗水。這是“神舟六號”發射成功后,上海紡織部分參與“神舟六號”高科技紡織產品生產的企業負責人近日進行座談,為中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中有自己的一份貢獻而感到歡欣鼓舞和無比自豪。
此次,上海紡織控股公司相關企業主要提供了“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所用的線、帶、繩、綢四大類產品,包括了航天載人飛船的返回主傘、引導傘翼用紡織品及繩帶、救生包外衣、導火索套用纖紡織品公司總經理楊梅華、鐵鏈特種紡織品染整廠廠長周士偉、宏衛特種繩帶公司董事長李曉聲、宇航特種化纖廠技術科副科長樊漪等懷著激動的心情,詳細地講述了各自為“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研制、生產高科技的配套紡織用品的情況。
令人欣喜的是,上海紡織所提供的產品滿足了歷次航天載人飛船的技術要求,屢次受到中國航天部門的嘉獎。就所制造的繩帶來說,其強重比幾乎達到極限,在高空打開降落傘的那一瞬間,必須達到防灼、耐磨、抗沖擊和防老化的要求。再如,經過刻苦攻關,又輕又薄的傘翼用綢每平方米分量較原來減輕10克左右,但其強牢度絲毫不減。整個主導傘面積達到1200平方米,總共節省了10多公斤,這對航天載人飛船來說,減少重量的價值比黃金更珍貴,據航天專家介紹,每減少1公斤的搭載,就可節省1萬多美元。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提供的專用紡織品做到了不漏水、不漏氣、可充氣、耐壓力;而航天服內層的紡織品透氣性能十分良好。
在生產研制這些高科技紡織品的日子里,為了達到技術要求,相關企業的科技人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員工們胸懷“一根繩帶、一塊布料關系國家強盛”的責任感,克服了規格多、要求嚴、技術難、交貨急等諸多困難,按照標準加工制作;他們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每生產一個品種、使用一臺設備,都做到有案可查。大家都以國家的利益和聲譽為重,克服困難,把所需的產品按時按量交給中國航天工業制造部門。(趙磊 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