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大量進口沒有影響法國服裝市場價格
根據法蘭西時裝學院(Ifm)10月13日公布的信息,雖然今年前7個月中國服裝對法國的出口增長了60%,但是法國服裝市場上價格穩定沒有變化。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也證實,今年年初以來,T恤衫進口價平均下降49%,褲子下降39%,套頭衫下降36%,但是法國服裝市場上,除了運動服價格略有下降外,沒有觀察到其它服裝價格下降的變化。
對此現象,法國《世界報》進行了專訪,并發表評論文章說,法國各大品牌服裝經銷商的采購價,因為紡織品配額的取消以及實現了與中國紡織品貿易的自由化,獲得了驚人的減少。從邏輯上說,中國服裝的大量進口,應該加速已經出現了幾年的法國市場上服裝價格下降的趨勢,因為中國服裝占法國進口服裝的份額一年之間就由2004年的占13%,發展到現在的占21%。同期,T恤衫進口量增長了387%,褲子增長712%,套頭衫增長656%。可是為什么中國服裝的大量進口,沒有造成法國服裝市場上價格的下跌呢?
法國品牌服裝經銷商的解釋很多,其一是,他們的采購不是百分之百地來自中國,而大批量從中國采購服裝的主要是大型超市和大型折扣店。去年,這些大型超市和大型折扣店在品牌服裝經銷商的競爭下虧損很多,而且他們只占法國服裝銷售市場份額的17%,因此減價效應有限。其二是,部分經銷商認為,與中國之間的紡織品貿易自由化時間還短,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采購價參數。只有碧諾春天雷都集團(PPR)的郵購企業承認他們已經有規律地隨著采購價的降低而降低銷售價,如今年秋冬服裝價格就比春夏服裝價格平均下降5%。其三是,由于今年品牌服裝經銷商推出了款式更時髦,質量更高的服裝,法國消費者不等促銷和減價就開始購買,這樣既避免了價格戰,也使得經銷商因此不愿降價。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法國服裝銷售額增長2%,銷售量增長4%。部分品牌服裝連鎖經營商店,如H&M、Promod和Pimkie,還不同程度地上漲了價格,每件服裝的平均銷售價從2004年的20.5歐元,上漲到2005年的20.9歐元。其四是,城市零售商的經營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因此投資費用昂貴,加上法國消費者偏愛購買小件服裝,為了增加銷售量獲得更多的銷售額而增加人手,也導致品牌服裝經銷商的開支增加。
總之,法國服裝市場價格并沒有因為中國服裝的大量進口而發生變化。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有等到2006年初經銷商公布年度財政結算時才能清楚。現在能夠肯定的只是,法國消費者并沒有從中獲得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