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MA:鍛造服裝制衣業春天盛會
出場嘉賓:北京時瑞展覽公司總經理李學祿
本報記者:肖瑩
2005年3月,北京時瑞展覽有限公司于CBD中心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首次推出了BISMA———北京國際縫制設備與輔料展,近百家國內外企業紛紛報名參展,與雙博會一起成為北方地區的服裝制衣行業一次春天的盛會,在業界掀起了微瀾和爭論。就行業內外人士所關心的問題,我們特地采訪了時瑞展覽公司總經理李學祿。
Wearweek:今年3月首次與雙博會同期舉行的BISMA2005可謂是一種新的突破,請你談談BISMA2005的舉辦取得了哪些成績?
李學祿: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先生曾評價BISMA展會將提高北方服裝的配套能力。BISMA2005開展期間,受到了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縫制機械會議暨北方地區主要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大連)服裝協會的關注,由此可以看出兩個行業對于北方區域展的重視,北方需要一個這樣的縫制設備展業以此來降低服裝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設備的配套能力,支撐北方服裝產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
Wearweek:BISMA2005無論是在參展企業的質量、數量都與CISMA2005有一定的差距,作為兩大展會的承辦單位,您認為是哪些因素造成這種差異?
李學祿:首先二者的定位不同,CISMA定位于國際大展,而BISMA定位于北方的核心展,因此可以將BISMA看作是CISMA的有力補充。此外從展業觀眾來看,CISMA主要是幫助制造商拓展銷售渠道,因此在該展覽上設備經銷商成為專業觀眾的重要組成。而BISMA立志于協助品牌經銷商開拓終端,了解客戶的聲音,因此在BISMA2005上服裝企業占觀眾總數的48.25%之多。此外BISMA作為一個新興的展會,其規模、產品鏈的豐富完善都將在今后不斷完善。
Wearweek:在BISMA2005總結會上,部分展商反映本屆展會經銷商作為參展商的比例過高,BISMA2006展會將采取何種方式來吸引更多的品牌制造商的參與?
李學祿:由于海外品牌對于參加展會的審核是比較謹慎的,因此在BISMA2005上,眾多設備制造商派出了考察人員對展會進行考核,通過現場觀摩以及對展會數據資料的分析,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外知名品牌表示將參加BISMA2006的展出,這將提升BISMA作為區域展的國際化水平。同時海外品牌對于參展面積需求量較大,因此BISMA2006將把展覽面積增至10000平米來滿足參展商的需求。
Wearweek:3月的北京可謂是一場紡織服裝界的盛會,BISMA2006將利用哪些舉措吸引業內更多的關注?
李學祿:BISMA的觀眾由主辦方直接邀請所占的比例很大,主要是展會主辦方通過電話、傳真、郵件、媒體宣傳以及在雙博會上的現場宣傳等方式。特別是BISMA2006將作為明年“時尚北京”的重要活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北方專業觀眾的吸引程度將會更強。
Wearweek:今年秋季以來,部分設備制造商反映,由于歐美設限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服裝企業減緩了購置設備的速度,這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設備展會的發展?
李學祿:從某些方面來講,縫制設備的銷售淡季確實在延長,受今年年初配額取消的影響,眾多服裝企業加大對設備購置的投入,形成了年初縫制市場十分紅火的局面。但是隨著與歐美政府關于紡織品配額的談判,部分服裝企業處于觀望態度,相信隨著政策的最終出臺,無論是服裝市場還是縫制市場都將朝著理想化、正規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