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之手”首次打破美特保
- 美國對華紡織品的“特保”令終敵不過“市場之手”。當地時間28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宣布,將自下月起取消對中國滑雪褲的“特保”設限,允許其進入美國市場。美方“特保”史上的這個先例反映了美國市場對中國產品確有需求,中國紡織品應大力提高產品競爭力,只有獲得市場的話語權才是破解“特保”的根本之道。
CITA在其公告中稱,原產于中國的滑雪褲未對美國市場造成擾亂,也未威脅該產品貿易的有序發展,故不應被劃分在今年的“特保”產品下。
據美國紡織品分類體系,滑雪褲歸類于化纖褲(347/348類)。CITA在5月對中國的化纖褲啟動了“特保”,由于配額在7月就被用盡,相關產品即遭遇美方封關。
CITA指出,美國國內的滑雪褲產量已非常少,且滑雪褲屬于季節性商品,終端市場需求有限,此次對該產品放行不會損害到先前對化纖褲(347/348類)的“特保”裁決結果。
美國自今年元旦起取消了對我滑雪褲的配額。據美方數據,今年1~8月我國輸美滑雪褲89.6萬打,出口總額2631.6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國輸美滑雪褲的數量有大幅增長(涉及的6個美國海關稅編碼產品增幅都在129%以上),而出口金額卻下降了近50%(41%~65%)。
“這主要是由于元旦配額取消后,相關產品回歸到自由貿易,且配額的成本沒有了,所以導致產品的量增價跌。”東華大學產業經濟系陸圣告訴記者。
此次美方推翻先前的“特保”裁決而重新放行涉限產品,開創了其“特保”史上的先例。“本來看到‘量增價跌’是美方實行‘特保’前的信號;但在滑雪褲案上,‘量增價跌’的產品反倒被‘赦免’。”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美方在“特保”的尺度提出了質疑。在陸圣看來,中國是美國滑雪褲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因此CITA的決定與美國進口商的“幕后”游說不無關系。他指出,美方取消禁運主要是顧及國內實際利益,但至少表明紡織品“特保”機制本身有著很大彈性,“只要我方采取恰當的策略與美方斡旋,當前的摩擦和貿易限制仍能得到妥善解決,至少此例說明在法律層面已不存在任何障礙。”更重要的是,中國紡織品只有在市場上真正立足,才能有效打破所謂的“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