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塘牛仔服裝節 看中國牛仔服裝產業的發展
1979年,一位港商回鄉投資10萬港幣,又從香港搬來40多臺舊縫紉機,在新塘辦起了第一家“三來一補”的牛仔服裝制衣廠。轉眼20多年,小鎮的紡織服裝業產值達到了109億元人民幣,外貿出口超過4億多美元。新塘牛仔服裝產業已形成初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價值體系,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制衣等比較完善的專業生產系統。
目前,新塘已是全國最大的牛仔布生產基地,全國近半數的牛仔服裝出自新塘,全國約30%的牛仔服裝出口來自新塘。全鎮有近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1000多個已注冊的牛仔服裝品牌,從事牛仔服裝行業的外來人員10萬多人。
新塘作為我國牛仔服裝生產的重要基地,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優勢,但是他們并沒有為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大產業要有大的商業平臺來支撐,引導牛仔服裝企業由自發經濟向品牌經濟、產業集群經濟發展,把牛仔服裝產業做大做強是新塘人的雄心壯志。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從2002年起他們連續4次成功舉辦了務實、高效、專業、系統的國際牛仔服裝節,深入專業買家和產業人士,服務整個牛仔產業,吸引專業人士和專業人才加盟,提升品牌運作,全力打造國際牛仔名鎮。
新塘,這個積淀了深厚牛仔產業發展經驗的重鎮,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牛仔產業發展的希望!
10月16日———18日,為期三天的2005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在素有“中國牛仔之鄉”的增城市新塘鎮隆重舉行。本屆服裝節以“四海·五洲·中國新塘”為主題,意在通過新塘牛仔服裝節這個平臺,廣泛吸納四海五洲的產業資源、設計精英,同時吸引更多優秀牛仔品牌進駐新塘,以強勢資源優勢輻射全球,最終實現“新塘牛仔走向世界,世界牛仔關注新塘”的發展目標。
2005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由交易會、論壇、作品發布、品牌發布四大塊構成,主要包括2005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面輔料·紡織服裝機械交易會、2005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開幕式暨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作品發布、中國牛仔產業發展趨勢論壇、2005第五屆中國(廣州)十佳服裝設計師作品匯演、國際著名牛仔服裝作品發布及2006中國(廣州)牛仔流行趨勢發布等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與前幾屆牛仔服裝節相比,本屆服裝節呈現出以下特色:
1、承廣交會之優勢。本屆服裝節與廣交會的時間相承,承接廣交會的優勢,中國香港、澳門特區和臺灣省以及俄羅斯、韓國、日本、歐美等國家商團都亮相本屆交易會。使本屆服裝節不僅促進了國內各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成為了國際化、商業化、專業化的盛會。
2、后配額時代的牛仔勁旅。我國既是紡織品生產大國,也是紡織品出口大國。雖然已經進入后配額時代,但是離真正的自由貿易的來臨尚需時日,面對當前美歐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設限、貿易磨擦愈演愈烈的形勢,新塘通過舉辦2005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節,整合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國內各地的紡織產品和牛仔服裝資源,以區域優勢力量提升品牌的整體形象,積極應對歐美對中國紡織品的貿易政策。
3、文化引導產業發展。本次牛仔服裝節新增了牛仔產業發展論壇,有關政府領導、中國工商聯紡織服裝商會專家、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專家、中國流行色協會專家、品牌策劃專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紡織牛仔發展之路,圍繞中國牛仔紡織服裝業發展趨勢、2006/2007國際牛仔紡織服裝流行趨勢、新塘品牌戰略工程等問題進行研討和交流,對新塘牛仔產業和我國紡織業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