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還站在起跑線上
- 全國童裝企業年銷售過億的到底有幾家?
通過采訪,我們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推斷:除外貿型企業外不超過五個。
年銷售過5000萬以上的有幾個?也絕不超過20個。
而在男裝與女裝產業中5000萬只能算個起點。這就說明了童裝企業現在在服裝行業中才剛剛起步。
都說童裝的盤子小,二、三十萬就能啟動,致使童裝企業的進入門檻很低,導致很多企業競爭仍處在原始的階段,價格戰是最常見的競爭方式,很低的回報讓品質的提升成為困難。產品的停滯不前又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如果說高端市場是相對平靜的,那中低端市場卻是很活躍的,這種活躍既是好事又是壞事。
好處在于活躍意味著發展,競爭導致進步。
很多在二級市場和批發市場稱為品牌的企業在很多低等的競爭面前已經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開始了運作二級市場品牌的嘗試。這無疑對于童裝產業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態勢,在可期待的未來我們將能在二級市場看到一些擁有品牌附加值的產品,這使廣大中低端得消費者也能得到有品質保證的產品,也使童裝企業能擺脫低端的競爭讓童裝企業向正常化穩定發展,并讓整個產業能在整體素質上得以提高。
壞處在于帶走了很多資源。
惡性競爭破壞了游戲規則,在無規則的商業競爭中,企業的運作成本將無謂的擴大。
很多企業的盲目進入和同時很多企業的倒閉,不僅讓資金流失,而且走了的企業將留下的可能是不合理的規則的建立,這些不合理將讓留下的企業慢慢消化。
低成本的運作得來的是低品質的產品和低回報率,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讓童裝企業自身也在生存與發展之間掙扎。
童裝企業的資金還在處于原始積累階段。
目前國內原創童裝企業資金都不雄厚,童裝行業還沒有大資本的投入,這也是童裝行業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品牌的運作意味著資金的投入。資金,決定了童裝企業的發展態勢。
國外童裝企業在這點上就相對比較成熟,國外品牌的運作是建立在資本的運作基礎之上的,大量的資金投入讓品牌的成功率很高。同時高投入后面跟著的是高回報。
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妄自菲薄,認為本土企業一定不能與域外企業抗衡。
首先中國的童裝市場很復雜,海外品牌進入很多會水土不服,了解中國市場需要一個過程,這就給中國品牌留下了時間;還有,中國企業的運營成本相對比較低,國外企業運營成本則較高。再者中國的企業家是將企業看成事業來經營的,而國外品牌是將童裝看成是一個項目,是以資本運作的方式來經營企業的,這樣在對企業的態度,情感,責任心都會不同,這也給中國童裝企業留下了機會。
我們不能期待國外品牌來拉動中國童裝產業的提升,而要將注視的目光集中在原創企業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