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五年來利潤首次負增長
- 國家發改委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機械行業累計實現利潤1389億元,同比下降0.4%,這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但發改委預計,機械行業全年利潤總額將與去年基本持平。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機械行業累計完成的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與出口交貨值分別為3萬億元、2.8萬億元和47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0%和33%,產銷率為97%。利潤增速與生產、銷售增長不同步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迅猛上漲以及汽車價格下降。
發改委有關專家介紹,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的政策,以及農民采用先進生產技術積極性高漲,使大中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農機具等農田作業機械產銷升溫明顯。在重工業結構調整需求拉動下,發電輸變電設備、石油化工設備、冶金礦山設備等重大裝備繼續保持著較高增長速度。數控機床技術水平得到用戶認可,在重大裝備、重要產品制造關鍵工序上采用國產設備的單位呈增加態勢。儀器儀表、機械基礎件等基礎機械受主機的拉動明顯增長。數碼照相機等耐用消費品快速發展,滿足了照相機市場換代的需求。受國家調控措施影響,工程機械需求繼續疲軟,增長緩慢,但近期部分機型出現回升跡象。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升值未對全行業產生大的影響,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工程機械行業出口額同比增長62%,汽車行業出口額同比增長52%;機床出口額增長35%。
發改委認為,隨著鋼材價格的回落,機械產品成本壓力有所緩解,銷售收入利潤率趨勢逐月好轉,四季度機械行業仍可保持穩定、快速的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工業總產值增速在20%左右,利潤總額則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