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低端設備價格優勢減弱
作為一家生產高級時裝及運動休閑服裝的企業的負責人,入行已經兩年了,我深刻意識到服裝生產設備對服裝企業的重要性。因此,在縫紉設備的選購方面,我很謹慎。建廠主初,除了購買少量國產縫紉機,更多選擇的是日本的“重機”和“兄弟”等這樣名氣較大的品牌的縫紉機。特別是在特種縫紉設備方面,如鎖眼機等,我堅持用國外的設備,當時國產縫紉設備還不能滿足我們的企業加上的需求。
隨著國內的縫制設備行業不斷的發展,技術也大跨步前進,國內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從規模到產品品質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說目前國產低端縫紉設備在技術性能上已經完全可以與國外同類產品相媲美。但許多實力較強和外貿性服裝加工廠仍然偏愛用國外的縫制設備,只是小批量地使用國產縫制設備,道理很簡單,因為除了國產設備斷針頻率高于進口設備等技術問題之外,國產低端設備在價格上的優勢也并不十分明顯。拿普通的縫紉設備而言,國產品牌的價格在1000塊錢左右,而進口的縫制設備的價格只比國產設備多出幾百元,價格差距之小,使國產縫紉設備的價格優勢已大不女口前,所以很多服裝企業才會“舍近求遠”地去購買進口設備。
國產設備要在價格優勢不強的情況下俘獲服裝企業的心,還是要狠抓技術革新,畢竟和價格相比,大多數服裝企業看中的還是縫制設備的技術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上海雄伊服飾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