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裝產業升級建言搭梯
廣東虎門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譚志強
1996年,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在廣東東莞虎門鎮拉開序幕,從此,一個以硝煙聞名遐邇的虎門開始聚焦服裝業界的無數目光。如今,虎門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服裝名鎮。廣東虎門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譚志強為其描繪的未來發展藍圖是,以“創新、突破、文化、時尚”為核心,使虎門服裝真正實現從“創業”到“創名牌”的轉變。
2005年11月11日,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將迎來它的十周年華誕?;㈤T服裝交易會的十年發展歷程,也正是虎門服裝產業不斷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業內人士認為,虎門服裝是十年磨劍鑄就了其區域品牌的燦爛。面對業界的贊許聲,廣東虎門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譚志強深感虎門服裝品牌依舊需要發力。譚志強指出,雖然“虎門服裝這個大品牌的知名度很高,但單個品牌的社會認知度卻還欠缺。要讓虎門品牌深入到消費者的心中,這才是虎門實施品牌戰略的根本目標。有品牌者得市場,有市場者得天下。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虎門服裝品牌已經從成長期轉向成熟期,虎門鎮也已發展成為中國服裝的集中地、發源地、凝聚地和策源地。虎門應該利用這一高地效應,以整體形象引導虎門服裝品牌走出國門,打響國際市場。
譚志強認為,作為產業發展高級階段的“品牌,它是消費者的“宗教,沒有時間的積淀和內容的負載,沒有布道的故事,成就不了真正的品牌。一個好品牌的形成就如同釀制陳年美酒一樣,不僅需要時間積淀,更需要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品牌不僅是一種特定的名稱,也不僅是一種標志、符號或設計意念,它包含著消費者所關注的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認同,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潮流,一種魅力。譚志強說,目前虎門已經孕育出1個“中國名牌產品、1個“全國免檢產品、12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0個“廣東省著名商標,并在區域內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上百個。以純、松鷹、灰鼠、狐仙等一批知名產品已經走紅市場。隨著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時代變遷,作為中國服裝名鎮的虎門正在探尋產業模式的轉型。
譚志強認為,目前,虎門的服裝產業不僅面臨著同行的競爭壓力,而且還要直面后配額時代的貿易摩擦威脅,為此,虎門服裝產業必須尋求全方位提升,真正實現從“創業到“創名牌的轉變。
譚志強說,產品的升級是品牌的升級,產業的升級就是品牌的聚集和提升。只有不斷提升虎門服裝產業的整體形象,凸顯出品牌的聚集效應,才能使虎門服裝從地域概念向品牌概念轉型。
譚志強指出,虎門服裝已經成為虎門撬動地方經濟的有力杠桿,但要將虎門打造成展示中國服裝品牌的時尚舞臺,除了政府發揮其職能作用外,企業也有責任形成共識與合力。政府要為企業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營銷渠道;服裝企業應該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向國際市場要資源要效益。每年一屆的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就是虎門同國內外同行交流的絕佳平臺,在與國內外市場對接、碰撞、交流中,虎門的服裝產業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展。越來越國際化的虎門服裝交易會促進了其服裝業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人才流和資金流的匯聚,并成就了虎門紡織服裝業商機無限的貿易窗口。與此同時,虎門的服裝企業要自主創新,實現突破。自主創新首先應在觀念上進行創新,企業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區域上,要敢于借助外力來發展自己,讓企業如虎添翼;再則,創新和突破還應體現在產品研發、設計、管理等方面。另外,為服裝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這將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恒力,也是企業的終極競爭力。
譚志強強調,當一個產業集群把競爭優勢建立在初級生產要素上時,它通常是浮動不穩的,一旦有新的產業集群踏上相同的發展階梯,也就是其固有的競爭優勢結束之時。為避免出現這種后果,虎門服裝必須樹立危機意識,注重提升產業結構水平,打造完整產業鏈,力爭實現“差異型競爭策略,創造產業集群升級所需的高級生產要素。目前,虎門鎮政府提出了打造“四個名牌工程,一是打造虎門服裝企業的名牌產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二是通過高質量舉行每年一屆的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打造“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名牌;三是通過虎門服裝企業的品牌和交易會的品牌構筑“虎門服裝這一品牌,并使之成為響譽國內外的名牌;四是通過整合虎門服裝產業的品牌,推動虎門服裝產業的大力發展并帶動其它產業的協同發展,打造“虎門這個大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