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摘得近半“中國名牌”
- 《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發布———
民企摘得近半“中國名牌”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藍皮書)指出,民營企業的產品品牌競爭力近年來進一步提升,呈現出以下四大主要特征:
第一,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獲得了中國最高級別品牌認證。到目前為止,國家級品牌認證主要有國家工商管理總局授權的中國馳名商標認證,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中國名牌產品認證和商務部重點培育與發展的出口名牌認證。在這三項國家級品牌認證中,民營企業品牌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到2004年底,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認證的中國馳名商標中,民營企業獲得的認證量已超過了認證總量的30%。在商務部2005—2006年度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產品認證中,民營企業獲得的認證量占到了認證總量的35%。2001—2005年,經國家質檢總局授權批準認證的五批1018家中國名牌產品中,屬于民營性質的企業共480家,占到了認證總量47.15%。民營企業生產的中國名牌產品已居認證總量的半壁江山,并有繼續大幅上升的趨勢。
第二,民營企業自主品牌出口量持續上升。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民營企業成長質量的迅速提高,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競爭力也在迅速提升。在“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與綜合競爭力指數300家數據庫”中,到去年底為止,品牌競爭力前50家企業中有24家的自主品牌出口已占其出口總額的90%以上,有22家幾乎全是自主品牌出口。盡管這些企業自主品牌出口的絕對值還不算大,但已經顯示了民營企業自主品牌出口的良好態勢。
第三,民營企業的行業品牌競爭力已經顯現。民營企業進入最多的是輕紡行業。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全面展開,產品品牌的競爭與同行業的合作相繼出現。這種情況在客觀上要求相互競爭的同行業企業之間建立自己的行業品牌聯盟。調查表明,很多同行領袖企業和龍頭企業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和成長起來的。行業品牌競爭力與企業品牌競爭力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正在成為中國現階段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第四,民營企業區域品牌競爭力初見端倪。盡管中國民營企業產品競爭力培育和發展時間不長,但區域品牌競爭力已悄然而至。例如,浙江寧波、福建晉江以服裝為主的區域品牌競爭力的發展已為世界所矚目。在寧波,聚集了中國西裝生產的幾大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包括杉杉、雅戈爾和羅蒙等民營企業名牌,區域品牌競爭力相當明顯。在晉江,則聚集了包括七匹狼、九牧王等西褲和休閑裝生產為主的一大批名牌民營企業,區域品牌效應令人刮目相看。東莞手表、順德家電、大唐襪業、臺州多用縫紉機等民營企業區域品牌競爭力均已顯現。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重點課題“中國民營企業品牌與競爭力指數研究”調研表明,在現階段中國民營企業品牌中,高競爭力品牌仍集中在沿海地區,仍以輕紡、機械產品為主,高附加價值產品也占一定比重,而且品牌競爭力的省際差距較為明顯。盡管到目前為止中國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的發展還有很多差強人意的地方,但是,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發展基礎和勢頭良好,自主品牌所占比重較大并有進一步上升態勢。這些都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特別是國際市場競爭的基礎和重要優勢。(徐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