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飾公司禁止員工帶手機入車間
違反規定最高罰500元,勞動部門稱這一規定是否合理還需商榷
早報訊(記者許曉旋)衣服還沒上市,服裝款式就已經被其他公司“盜版”生產,致使服飾公司遭受巨額損失,廈門一家服飾公司為此發出狠招———所有員工一律不得帶手機和小靈通進車間,否則罰款最高500元。該公司員工鐘先生致電早報廈門熱線(0592-5892222)認為,公司這一做法限制了員工的自由,而且500元的高額罰金也太離譜了。員工:人身自由受限制
鐘先生是廈門中悅服飾公司車間里的一名員工,該公司規模不小,大約有2000名員工。上周五開始,公司在車間貼出告示,規定所有員工上班期間不得將手機或小靈通帶入車間,否則記小過一次,罰款最高達到500元,從本周周一開始實施。為此,公司在車間外設置了一個工具箱,要求員工上班之前將手機或小靈通放入該工具箱內,等到下班的時候再取回。
對于這一規定,公司的解釋是:預防有人利用帶攝像頭的手機偷拍服裝款式,再將其提供給服裝界的同行,給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可鐘先生認為,公司的做法在達到“預防偷拍”目的的同時,也限制了員工的自由,“像我們這種外來員工,宿舍又沒裝置固定電話,跟外界和家人的聯系一般都是通過手機或者小靈通。現在上班時間不準我們帶手機入內,萬一家里有急事怎么辦?”
鐘先生認為,“盜版”服裝款式有多種渠道,并不僅限于手機偷拍。況且公司限制帶入的并不只是帶攝像頭的手機,沒攝像頭的手機,甚至小靈通也被限制帶入。另外,鐘先生也對高達500元的巨額罰金產生質疑。
公司:禁帶手機事出有因
昨日下午,記者與廈門中悅服飾公司取得聯系。該公司負責人李女士表示,公司限制員工帶手機進入車間,實在也是有自己的苦衷。
“現在服裝款式的‘盜版’現象實在是太厲害了,往往公司里的服裝還在生產階段,其他服飾公司已經將類似款式的衣服上市進行銷售,公司為此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李女士告訴記者,公司懷疑服裝款式被模仿,是因為有內部員工利用帶攝像頭的手機在車間進行偷拍,為此才作出這一規定。由于保安人手不夠,為了方便管理,他們規定沒攝像頭的手機和小靈通也不準帶入。
“被要求放在工具箱里的手機并不是說不能使用,員工只要事先告訴保安,便可進行通話,況且我們在每個車間都設有一部固定電話,有急事要呼入或呼出時都可以使用。”李女士認為,公司這一做法并沒有限制員工的自由。部門:罰款是否合理需考察
廈門市勞動爭議仲裁辦公室關主任表示,根據自己的生產管理,每個企業都可以制定自己的一套規章制度,但限制手機帶入車間這種規定他倒是第一次聽說,目前還不好界定是否違反了國家相關規定。
“企業要求員工上班時間不能辦理私事倒也無可厚非。”關主任認為,服飾公司為防商業機密泄露,要求員工不得帶手機進車間的做法可以理解。另外,從員工角度來說,手機并不是自己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因此企業的規定對其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對于該企業對違反該規定作出的最高達500元的罰款數額,關主任認為需要對其合理性進行考察。他表示,目前國家對罰款的最高數額并沒有定下標準,但一般應參考員工的工資來決定罰款數額,另外還要看員工的行為是否給企業的管理造成重大影響,“職工個人行為給企業造成經營損失的可以罰款,但數額不能超過職工當月工資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