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服裝力推虛擬經營本土化
- 近年來,虛擬經營在溫州制鞋、服裝、工業電器、汽車摩托車配件、打火機、眼鏡以及燈具等行業廣泛應用,成為眾多企業突破資金、設備、技術等限制,實現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特別是服裝行業,虛擬經營的趨勢尤其顯著。
短短幾年時間,溫州出現了2000多家服裝企業,年服裝銷量3000萬套,產值突破200億元,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莊吉”、“報喜鳥”等西服,“美特斯·邦威”、“拜麗德”、“森馬”等休閑服飾,“雪歌”、“好日子”等女裝,通過虛擬經營,都站到了國內服裝行業的前列,服裝業銷售額增長超過100%。
當越來越多的溫州服裝品牌企業將生產訂單下到珠三角、長三角時,森馬集團卻回頭瞄上了溫州本土的服裝生產企業,將更多貼牌加工的訂單下給了他們。在今年的輕博會上,溫州市將森馬集團這一做法作為試點推廣。
森馬集團是一家以“虛擬經營、連鎖專賣”為特色的服裝企業。所謂虛擬經營(又稱OEM模式),是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把企業知識、技術等依賴性強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自己不擅長、實力不夠或沒有優勢的其它部分或低增值部門分化出去,通過與他人聯盟達到借助外部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彌補自身“短腿”的目的。“虛擬經營”,使森馬集團連續5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去年銷售量達1800萬件。他們做貼牌加工時,所選的企業絕大部分是珠三角、長三角的。
之所以想到了把生產訂單“本土化”,森馬董事長邱光和認為:溫州的許多服裝品牌企業,選擇貼牌加工企業首選珠三角、長三角企業,由于珠三角生產基地的加工廠家絕大部分是外地人在當地租用廠房進行加工,產能受限,加上近來珠三角出現勞工荒,生產日期得不到保證。同時,森馬集團“虛擬經營本土化”的舉措,與溫州“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思路不謀而合。在溫州市經貿委的領導下,森馬集團組織專業力量深入福建、廣東和溫州服裝生產廠家觀摩考察。今年7月的“森馬虛擬經營本土化對接會”,迎來了35家溫州服裝生產企業。20多家企業當場向森馬高層發出邀請,考察他們的企業。經過考察,森馬篩選出溫州市惠邦服飾、甌康制衣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作為第一批意向合作單位,將在本屆博覽會的虛擬經營本土化推介會上正式簽約,即通過下單、掛靠或并購等手段重新調整生產布局,進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
虛擬經營本土化將把溫州虛擬企業近100億元的加工業務留在溫州,同時提供眾多就業崗位,帶動服裝加工、印刷、包裝、運輸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促進印染、水洗行業的發育和溫州服裝加工行業的技術改造以及產品升級。虛擬經營本土化,可以較好地整合溫州的中小企業,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有利于促進溫州企業做大做強。對政府來講,可以大大提高本地的勞動就業率、增加稅收,對企業和政府來說是雙贏之舉。接下去,溫州市將對實施虛擬經營本土化的企業給予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扶持,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虛擬經營本土化中來,共同推動溫州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