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協會:紡織服裝業短期陰影消除
- 關注中小板高速成長公司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的數據,2005年1-9月紡織全行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了26.90%和32.34%,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18%,高于上年同期的3.05%。我們認為,行業利潤率的小幅回升主要得益于紡織企業對期間費用(特別是管理費用)較強的控制能力,因為數據顯示2005年前9月全行業三費比率為6.74%,低于去年同期的7.05%。
另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05年前九個月紡織行業內主要產品產量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其中紗、布和服裝的產量分別為988.22萬噸、264.90億米和103.05億件,分別同比增長了23.52%、18.32%和17.92%。我們預計,從2006年開始,隨著貿易摩擦影響的逐步顯現以及行業的逐步轉型升級,未來紡織主要產品產量增幅將出現一定的回落態勢。
“以質取勝”將是大勢所趨
2005年1-9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額為868.08億美元,同比增長22.77%。其中9月份當月出口119.83億美元,略低于8月份的水平,同比的增幅也大大低于8月的水平。從歷史數據看,9月份一般是一年中出口創匯最多的月份,今年9月出口放緩的主要原因在于歐美設限大背景下前期搶關出口造成的。與前8月相比,9月份對非設限地區的出口增速明顯提高。
從出口單價看,以服裝為例,整體仍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2005年前9月我國服裝出口平均價格為2.68美元/件,同比增長了14.53%,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在提高產品附加值方面取得的進步。我們認為,隨著未來行業出口形勢的日益嚴峻,企業“以質取勝”將是大勢所趨,紡織行業出口單價也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中美紡織品協議的簽署消除了中短期我國紡織品對美出口的不確定性,也解決了協議簽署前部分產品的卡關問題,有利于后配額時期行業出口的平穩過渡。預計2005年全年出口增幅在20%左右,2006年起行業出口增幅將回落至10%左右。
真正隱患在于人民幣可能持續升值
未來對于行業發展而言,真正的隱患在于人民幣可能持續升值帶來的沖擊。2005年1-9月紡織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0%,平均利潤率為3.18%。考慮到議價能力和原料成本中可貿易品的抵消因素,行業的盈虧平衡點基本在人民幣升值10%左右。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從近幾個月的情況看,紡織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一定的反彈跡象,目前近40%的增幅明顯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也高于出口和內銷的增長速度,未來紡織行業產能過剩的格局依然存在。在出口減速的情況下,內需能否在未來出口減速的情況下充分地拉動行業的需求,值得關注。
我們對行業維持“中性”評級,建議重點關注行業內優質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比如七匹狼(002029)、偉星股份(002003)、美欣達(002034)等公司,隨著前期募集資金項目的逐漸達產,未來幾年盈利將保持持續的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