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品牌無國界:跳離“民族化”誤區(qū)
多年來,杉杉被視為民族服裝品牌的象征和驕傲。但在國內一流商場中,我們又見不到國產(chǎn)品牌,滿眼是國際大牌。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一現(xiàn)象歸結為崇洋媚外,因為時尚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左右了品牌的檔次,越貼近國際化、主流文化、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的品牌,就越容易成為主流的頂級品牌。這說明,在世界時尚主流中,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所以說,真正的品牌無國界,我們要跳離“民族化”的誤區(qū)。
一味強調民族化,就不可避免“八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的尷尬,必定會拉開品牌與國際化的距離。因為服裝的核心價值在于它的品牌文化,就國際而言,中華民族服飾絕非主流,即使它的優(yōu)美蘊含了歷史的氣質與神秘的東方氣息,但那只能作為一種個別的美麗被欣賞。
中國的服裝品牌要進入世界,特別是要進入歐美發(fā)達國家,問題不在于讓他們接受中國的工藝技術,而在于如何讓他們接受中國的品牌文化。服裝不同于科技產(chǎn)品,服裝所倡導的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情調。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決不僅僅是穿著的舒適和溫暖,更多的是給穿著者標記出一種特有的氣質。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服裝的科技含量和功能性創(chuàng)造并非一個品牌成功的第一要素,而服裝的流行性和文化品位,成為衡量品牌成功的重要標志。
因此,我們首先要接受大量的國際品牌、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當我們能運作自如時,才有國際化的資格。
目前,國際品牌看好中國市場,看好杉杉在中國3000家店的網(wǎng)絡和人脈關系。他們主動找到杉杉,洽談合作事宜。杉杉也會在國際市場上發(fā)現(xiàn)一些具有潛力、適合中國市場的品牌,以收購控股的方式,將品牌擴充到杉杉的陣營中來。任何一個品牌只有經(jīng)營上本土化,才能真正做到國際化,杉杉正以良好的心態(tài),開闊的胸懷,以及足夠的耐心,參與國際合作,融入全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