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開始逐漸步入新概念時尚時代
- 如今,在紛紜的時尚大潮里尋找童裝的影跡,依然會頗為失望。現狀使人不禁懷疑:也許童裝根本與時尚無關----如果它一直不產生也不需要新的概念的話。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且不說與男裝、女裝三分天下的童裝身后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多元的利潤空間永遠令人心動,單說時尚需求一點:隨著家庭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逐漸步入小康,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時尚型,在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的需求已趨向潮流化、品牌化。
新概念一:正確審美應從小做起
在本屆時裝周上,我們看到了蹣跚走入“成人世界”的童裝發布和流行趨勢發布,其意義遠超過它在時裝周實際所占的比例和重量級。佛山市禪城區環市鎮聚產業集群之力打造的2005/2006秋冬中國童裝流行趨勢發布,“青蛙皇子”的俏麗靈性,以及“立達星”所追求的“自由·夢想”,都在本屆時裝周上為童裝擠占出一片時尚的天空。而更重大的一項動作來自于“協會行為”: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廈門市立達信服裝有限公司聯手舉辦的“立達星”杯中國首屆兒童模特大賽暨中國首屆童裝設計大賽已拉開帷幕,將振興童裝設計和國產品牌的事業提上了議事日程。
無疑,在推動童裝真正成為一項時尚產業的進程中,協會的姿態是至關重要的。此前,童裝設計和兒童模特比賽在國內并非沒有,但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正式立項的賽事這尚屬首次,可以說是填補了一項空白。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王慶在詮釋其作用和意義時說:“兒童模特和童裝設計大賽的舉辦,對兒童成長和市場培育都具有深刻的意義。一方面,它將使業界更加關注兒童服裝產業,提高兒童服飾設計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引導少年兒童正確的審美觀念,引導衣著市場消費。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審美意識需從小做起,這無疑是極具社會價值和責任感的一項事業。”
人說,三代才會培養出一個真正的貴族;而時尚的培養亦是如此。廈門立達信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龍表示愿將童裝設計和兒童模特大賽一年一度地搞下去,使之真正成為促進中國童裝產業發展的一項事業。
新概念二:誰將“時尚”引入童裝
長期以來,童裝設計難入設計師們的“法眼”。一份針對國內主要市場的童裝消費調查發現:盡管人們對童裝市場尤其是中大童(7至12歲為中童,13至16歲為大童)服裝普遍看好,而且也確實存在中大童年齡的孩子買衣難的問題,但多數品牌的中大童裝在市場上的實際銷售業績卻始終不遂人意。究其原因,時尚元素的缺失和設計師在童裝設計上的失語不能不說是主要原因之一。
剛剛晉級中國十佳設計師,身為“立達星”童裝品牌顧問和設計總監的端木文先生是一年前開始從男裝轉入童裝設計的。他說:“中大童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大孩子們更喜歡模仿與向往成人的世界,他們的審美意識和時尚感受也非常強烈。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讓這些正在成長跨越中的孩子們去喜歡仍被定義為‘童裝’的服裝?”為此,“時尚少年裝”的概念出現在“立達星”的中大童裝定位中,并期望這能夠適應和啟發新一代中大童們全新的著裝理念。
對于今天的中國孩子,也許還有更“酷”更“炫”的時裝概念需要發掘,以賦予他們一個對于某類服裝由衷喜愛、引以為“潮”的理由。而對于童裝品牌和設計師們來說,有這樣一個空間存在著對新概念的渴望,無論如何是件好事。
新概念三:兒童模特與商業限制級
隨著童裝業的發展,作為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市場對兒童模特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毋庸置疑,當巨大的市場需求所對應的是有商業“限制級”的兒童模特時,尚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參與策劃與承辦此次童模選拔和童裝設計大賽的廈門霓裳(模特)文化傳播公司藝術總監馮杰對表示,在為時裝產業服務的過程中,一方面,童模是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刻意強調其商業價值,這是一個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問題。此外,目前兒童模特尚無成熟的選拔標準,因此也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和嘗試。與成人模特不同,兒童模特的選拔標準、表演方式都有著自己的特點。作為一種嘗試,本次童模大賽考察小選手的標準以健康為前提,關鍵考察的是孩子的天賦和靈性這些取決于啟蒙教育的因素。有趣的是,童模應否成為一項產業固然需要劃上問號,但在更多家長望子成龍的今天,童模培訓卻無疑孕育著無限商機。家長們把童模培訓看作與合唱團、舞蹈隊相類似的一個機會,以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因此熱情十足。從這一點上講,有商機的地方就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