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奪服裝類輸美配額逾二成
- 輸美紡織品分配總量位列第二 廣東奪服裝類配額逾二成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昨天的消息,2006年度21種輸美紡織品出口許可數量招標結果顯示,廣東在分配總量上居浙江之后位列第二,但在服裝類別分配量上,則占比重最大,達到22.84%。此次招標吸引了全國近3萬家企業參與競標,競爭激烈。由于出口企業爭搶有限配額,使初步中標結果最低價格明顯偏高,個別種類的商品標價高于最低限價10余倍。有廣東業者表示,這個結果將給企業出口造成負面影響。亦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將使中小企業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粵服裝類別獲最多分配量
2006年度配額第一次分配總量共纖維量97487.98萬平方米,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山東居前五位,五省市共82226.70萬平方米,占分配總量的84.35%。浙江為織物出口大省,分得明年的輸美織物配額占比33%以上,該省的輸美服裝也占據了20%以上的比例。廣東服裝類別分配量最大,比重達到22.84%。
其中,分配量最大的企業分配到1024.32萬平方米,占全國分配總量1.05%;分配量最小的企業僅分到76平方米;平均每家企業分配到4.76萬平方米、2.93個類別。
中標價偏高 中小企失優勢
從招標委員會公布的最低中標價格表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最低中標價格都比最低投標價格高許多倍,而一些輸美熱門商品尤其如此。中國主流產品347類棉制褲子,最低投標價格為8元/打,最后開出的最低中標價格竟然是102.14元/打,是最低投標價格的12倍多;如447類男式毛制褲子的最低標價為12元/打,其開標價格則為192元/打,比最低限價高15倍。
中國第一紡織網銷售經理朱小元認為,中標結果中很多種類價格偏高,‘這樣一來,中小企業毫無競爭優勢’。很多企業是先投標,然后再和國外的采購商談單子,如果采購商不愿分擔成本,很多企業根本不能出單,否則就會虧損。廣州紡織品工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江先生亦不無憂慮,‘中標價格偏高對我們明年的出口造成負面影響,能否接到訂單都是一個問題’。
但也有大型牛仔褲出口企業表示,不少美國經銷商早就表明了態度,只要可以拿到配額出口美國,他們可以支付部分甚至全部購買配額的錢,這給不少出口廠家吃了定心丸。
給配額中介炒作留下空間
也有廣東業內人士認為,不少企業對這次投標鉚足了勁,可謂志在必得,以高價拿到了不少配額。但是從較長期來看,由于此次配額基數較大,但美國市場容量增長有限,到明年下半年可能會出現配額過剩的現像,難免存在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