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盼創新突破
- 在北方冷空氣大面積襲來之際,第十一屆中國羽絨制品博覽會為北京帶過陣陣暖意。國內實力企業聯手亮相,冬衣時裝化、風格休閑化、品牌個性化的防寒服趨勢赫然其間。
記者看到,本屆博覽會出現一些新的特點:一是以波司登、雪中飛、雅鹿、雪韻飄、卡朱米、千仞崗、艾萊依、寒思等一批中國名牌為主體,紛紛以特裝展區強勢展示出個性化的羽絨服、寢具新產品,透露著新一輪競爭的動向和趨勢。這就是:色彩更大膽、面料豐富、工藝更講究、風格更休閑、款式更富創意。二是抓住2008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帶來的商機,根據各賓館酒店正在對原有陳舊的寢具裝備進行改造和更新參照的國際標準,許多企業加大了對羽絨寢具市場的拓展攻勢,各式標準化、功能化、國際化適用產品紛紛在此初試鋒芒。
同時,一些問題也在這里突出地反映出來:一是大部分羽絨服裝還局限于傳統的款式和色彩,與波司登、雪中飛的豪華前衛陣容相比,卡朱米、千仞崗、艾萊依、寒思、雪韻飄等的大膽創意盡管略顯生硬,卻實為難能可貴;但更多品牌應該說多少有點兒跟著“哄”,自主創新的氣氛尚未蔚為大觀。二是寢具產品缺少時尚感、系列化。生產這些東西,顯然還只是許多羽絨制品企業的“副業”,開發內涵和推出新品,尚沒有戰略的部署和系統的執行。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羽絨制品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2004年我國羽絨行業的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年產值約為280億元,羽絨及制品總量占據了國際市場70%的份額,全行業出口創匯16.3億美元。但是,這個充滿生機的朝陽產業,依然存在總量大、單價低、國內外競爭加劇、自主開發薄弱的現狀。
其實,隨著中國城鄉住房建設的大規模推進,隨著時尚、綠色、功能、保健等消費趨向的日益明朗,羽絨服裝輕薄化、時裝化、休閑化、運動化的趨勢已不會逆轉;酒店和家庭寢具的配套化、時尚化、功能化正方興未艾……市場空間顯而易見。如何在羽絨服時裝化、個性化和寢具配套化、國際化上尋求新的運作機制,如何在加強國際合作、設計領先、創新與市場結合等方面,找到新的契合點,將成為行業組織工作的新方向,也期待更多滿足現狀的企業及早作出新的選擇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