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不只是“面子”問題 服裝行業產業鏈
現在的情況是服裝企業找面料困難,新面料找客商也困難,為何供需兩旺,中間還是走不暢?服裝企業抱怨面料商不夠誠信,訂好的面料一拖再拖;產品質量不穩定;價格不透明;新產品信息太少;面料商研發力度不夠……看來,對服裝企業來說,面料問題還真是不少。
對于迪奈爾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設計總監陳紅來說,面料是最令她頭疼的事。記者采訪她的時候,她正急著等一批面料的到來。據了解,迪奈爾服飾跟廣東某面料公司訂的面料原本在一個月前就應該發過來,可是過了一個月貨還沒到,電話打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對方每次都說,“快了快了,就這兩天給你發過去”,但結果總是令人失望。陳紅顯得很無奈,“現在我真是被面料搞得很頭疼,今天打過去又說下午一定到,可是現在4點多了,一點消息也沒有。面料到了,還會出現許多問題,質量很不穩定,面料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投產計劃。”
近日,溫州許多設計師和相關人員都剛從上?;貋?,參加完上海為期四天的面料展。去百先得制衣有限公司采訪的時候,公司的行政副總經理陳建木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去參加面料展的人員剛從上?;貋?,聽他們說收獲不錯。像這樣的展會我們公司每年都要去好多個,比如北京、廣東、上海等等,還包括國外的。面料信息的采集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此次,百先得制衣去了五個人,包括休閑部三位以及面料部的兩位??梢娒媪蠁栴}之于服裝企業的重要性。
面料是企業心頭的結
“服裝市場越來越細化,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面料的個性化要求也相應變高,要求的類別越來越多,單類的需求量越來越少,但是總量還是在不斷增加。”這是在采訪過程中,大家不約而同總結出來的面料需求的現狀。雖然面料企業發展迅速,面料市場越來越多,不僅北有柯橋,南有西樵,僅就廣東一省而言,就不只一個西樵,大的面料市場還包括廣州中大、虎門富民、中山沙溪、南海鹽步等等,面料供應顯得一片繁榮。
但是服裝業界普遍認為內地在整個紡織服裝產業鏈中,面料環節是最為薄弱的,許多高檔服裝依然大量采用進口面料。服裝企業對面料的需求方面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最近正忙于在全國各地了解面料情況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上海工作處孟力告訴記者,在走訪的100多家企業中,多數都反映采購人員難控制;服企找面料困難;長期協議可降低成本,但面料變化快,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奧奔妮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晨愛認為,好的面料難找存在一個溝通問題,即面料商和設計師及采購人員的溝通不到位。“采購人員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只是采購員采購指定的面料,而看不到什么面料適合做什么,這個環節的缺少影響了面料進入廠家,所以許多企業就要求面料商提供樣衣。而設計師與面料商的溝通,對面料的了解,則直接影響了企業與面料商的銜接。”
部分面料商的誠信比較差,嚴重影響了服裝企業的正常生產計劃。陳紅告訴記者,“廠家把布料送過來選樣,布碼都很好,甚至第一批出貨也都不錯,第二批出來就不好了,不僅質量不好,交貨期也是一拖再拖。供應商如果無法如期交貨也不會考慮企業的損失,合同沒有約束力,缺乏檢測監督人員來監督。相對來說,國內的問題比較嚴重一些,韓國等外國企業比較好一點。”關于質量問題,嘉得利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艾宏表示有同感,“我們的面料60%依靠日韓進口,國外質量比較穩定,國內面料相對比較差,品類比較少,而廣東相對比較好一點,信息渠道比較暢通。國內的面料樣板、色卡出來,首批和后續的就是不一樣,色差大,手感也不一樣,面料的穩定性很差。”
“面料與服裝的關系是一對多的服務,所以很難滿足服企的需求,面料雷同外,設計能力也比較弱。” 喬夫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小永提到服務問題,“企業采購的面料從100到300、400個品種,變化的過程就是客戶需求的體現。現在采購面料類別多,量少,面料市場亂,方向不明確,常常是找東家找西家,像是滿大街找的感覺,工作量非常大。面料企業應該提高服務,給企業提供合適的面料,就像央視就會根據企業分類來推薦廣告。這方面中大型的企業會好一點,提供一定的服務,但還是不夠,建議舉辦面料商與服裝企業的定期見面會,專業性要稍強些。”
面料代理商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上面所說的尋找面料的問題,這些公司多半擁有品類比較齊全的面料、質量相對可靠。“到工廠采購,面料采購量對價格有所影響,”圣瑪丹奴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國忠說。艾宏覺得通過代理商買比較好,“女裝全盤貨上去,所需的面料品類很多,量比較小。到廠家訂需要起墊量,所以只能通過經銷商,有時候這樣拿到的價格反而比去廠里拿更便宜點。”陳建木則認為,在量少的情況下,通過代理商的也有好處,省掉運費。陳紅則認為,通過總代理,中間可能存在差價,這個要考慮代理商的誠信。楊小永覺得通過這種渠道或者廠家設的辦事處,變通能力比較低。且不論哪些觀點更客觀,面料價格的透明度問題顯然是服裝企業考慮的問題之一。
除上述的問題外,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企業自身并不懂面料?,F在面料基本上都是面料商生產出來,提供的,企業看樣,再下單。成型的面料都要經過三大步驟:開發研制、加工制造、后整理設計。三步中只要落后一個步驟,成品面料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因此對過程的控制非常重要。染的原料、溫度等要求都很高,企業缺乏專門懂面料的專業人員考察沒到位,也是其中面料不能及時到位的原因之一。也正由于企業對面料工藝的不了解導致面料價格存在灰色地帶。
喬頓服飾企業有限公司紡織品事業部副總經理胡鍔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他說紡織行業標準和服裝行業標準不一致,也是導致面料商和服裝企業間發生摩擦的重要原因,許多面料產品根據紡織行業標準是合格的,但是到了服裝制作成品后,檢測出來不合格,多半又說是面料問題。服裝行業標準高于紡織行業標準讓雙方很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