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設備出口繼續上揚
出口連續四年高速增長
針織機械比重不斷加大
南亞三國占外銷市場第一
七省市超1000萬美元
據我國海關統計,2005年1-10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36.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18%。其中,紡織機械進口用匯為29.11億美元,與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24.53%,出口創匯為7.13億美元,同比上升37.53%。逆差21.98億美元
連續四年高速增長
近幾年來,我國紡織設備企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隨著國際市場對紡織設備需求的旺盛,我國出口紡織機械近年呈快速增長態勢。尤其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紡織產品出口迅猛發展,而受到我國紡織品競爭壓力的印度、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為提高自己紡織品生產能力,不斷增加紡織設備的進口量,使得我國紡織機械企業出口創匯2001年以來每年平均34%以上的速度發展。而1997年到2001年這四年中紡織設備出口年均增幅僅18%。
近幾年紡織設備出口1-10月同期創匯趨勢見下圖。
我國紡織設備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主要表現在我國所具有的成本優勢。成本的優勢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人們一般意義理解上的勞動力成本。我國的勞動力價格低、素質好。除此之外,我們擁有一套完整的紡織機械加工體系,任何國家都沒有我們完整,從原材料(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供應,到各種各樣的配套件、加工裝備等等在國內都能采購到。其次是整個行業的配套環境非常完整。比如,東部紡機行業發達的山東、浙江、江蘇三個省,某一個做主機的企業,其周邊方圓幾里到處可見為其加工零件、提供原材料甚至提供其他服務的企業,自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配套體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完整的加工體系和配套體系,才使得我國紡機行業長期保持著成本的競爭優勢。
針織機械比重不斷加大
我國在紡織設備上與先進的國際水平還有差距,但在一些中檔產品、先進適用的產品方面,我們的企業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以及自主攻關,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有的甚至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比如棉紡成套設備,化纖滌短設備、長絲成套設備,而且在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自己的專有技術。除了以上幾類設備以外,我們另外還有一批設備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技術儲備,比如劍桿織機,如果再解決一些關鍵件問題,完全可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今年1-10月,我國紡織設備和配件出口六大類產品中針織機械出口比重又有大幅增長。2001年我國針織機械占紡織機械出口創匯比重的14%,而到去年針織機械已占到22%,今年1-10月比重更增長到28%。
相應的我國紡紗機械比重在不斷下降,2001年紡紗機械出口占整個紡織設備出口創匯的29%,到去年下降到22%,今年1-10月更下降到17%。
針織機械: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2.0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23%。出口數量95307臺,同比下降13.33%。其中:
圓機出口1189臺,比上年同期增長53.82%;出口創匯1107萬美元,同比增長26.89%;平均每臺9310.46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5%。
平織機出口63851臺,比上年同期下降25.83%;出口創匯2033萬美元,同比下降10.95%;平均每臺318.42美元,同比增長20.06%。
紡紗機械: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12284萬美元,同比下降0.11%。數量為6496臺,同比增長9.25%。其中:
梳理機出口838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8.87%;創匯1605萬美元,同比下降3.5%。
精梳機出口67臺,比上年同期增長24.07%;創匯261萬美元,同比增長30.35%。
紡紗機出口3696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9.65%;創匯6767萬美元,同比下降1%。
自動絡筒機出口163臺,比上年同期下降21.63%;出口創匯294萬美元,同比下降3.81%。
印染后整理機械: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1.7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48%。其中:
洗滌漂白染色機出口3781臺,比上年同期增長63.82%;創匯8047萬美元,同比增長53.93%;平均每臺2.13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4%。
圓網印花機出口140臺,比上年同期下降7.28%;創匯166萬美元,同比下降41.01%;平均每臺1.18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38%。
平網印花機出口765臺,比上年同期增長83.01%;出口創匯401萬美元,同比增長78.11%;平均每臺5246美元,同比下降2.68%。
織機: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2033萬美元,同比增長41.42%。出口數量為11411臺,同比增長198.95%。其中:
劍桿織機出口4452臺,比上年同期增長377.17%;出口創匯1095萬美元,同比增長98.66%;平均價格是每臺2460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37%。
片梭織機出口448臺,比上年同期增長79.2%;出口創匯59.16萬美元,同比下降55.45%;平均每臺1321美元,同比下降75.14%。
噴水織機出口73臺,比上年同期下降44.7%;出口創匯53.29萬美元,同比下降35.63%;平均價格是每臺7300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9%。
噴氣織機出口41臺,比上年同期增長78.26%;出口創匯123.63萬美元,同比增長113.6%;平均每臺3.02萬美元,同比增長19.83%。
化纖機械: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2428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43%。出口數量為1305臺,比上年同期增長63.94%。
紡機零配件:
2005年1-10月我國出口創匯1.4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42%。
南亞三國占外銷市場第一
今年隨著紡織配額的取消,為了與我國搶占全球紡織市場,亞洲地區大力發展紡織行業的要求非常迫切,對紡織設備需求也日益旺盛。尤其是南亞三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進口我國紡織設備就占我整體出口的39%。
而今年東盟進口我紡織設備增長也非常迅猛。1-10月進口我紡織機械占我整體紡織設備出口的11.5%,東盟十國和南亞六國就占我紡織設備出口市場的51%。
今年1-10月我國出口紡織設備創匯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14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印度、香港、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土耳其、德國、日本、美國、泰國、臺灣、韓國、埃及。
印度:
今年我國出口印度紡織設備增長非常快,2001年印度僅占我紡織設備出口的第11位,現在已經占到第一的位置。其中出口印度創匯最多的是針織機械。
2005年1-10月我國向印度出口紡織機械創匯1.31億美元,占我國紡織設備全部出口創匯的18%,同比增長167.65%。其中:
向印度出口針織機械8039臺,比上年同期增長201.99%;出口創匯822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4.07%。而針織機械中出口印度創匯最多的是繡花機,出口創匯7781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0.54%。
紡機零配件出口印度創匯也較多,今年1-10月出口創匯2607萬美元,同比增長2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