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從羊到牛:一種冒險的品牌延續
- 提起恒源祥或者看到那只活潑可愛的卡通小羊,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三個字:“羊羊羊”。這是恒源祥最著名的廣告語。
不過,就在12月22日,恒源祥成為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后,這句廣告語卻悄然變成了“恒源祥——牛牛牛”。這是經典創意的延續,還是偏離品牌價值的冒險,業界爭論不一。
恒源祥創牌于1927年,目前以人民幣近40億元的年銷售額名列中國毛紡織行業之首,被譽為中國毛紡織業的“領頭羊”。
羊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就將羊看做是五谷豐登、幸福安康、安定祥和、尊貴財富的象征。而恒源祥又是一家致力于羊毛及其制品的生產、開發與研究的民族企業,和羊具有極其深厚的淵源。人們已經自然而然地在恒源祥和羊之間建立了品牌聯想,認為恒源祥就是“羊羊羊”,“羊羊羊”就是恒源祥。這種專屬于恒源祥的以羊文化為核心的品牌文化,使恒源祥具備了不可復制和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能力。“我在一個有90多位學生的MBA班進行了調查,70%的學生不贊成變成‘牛牛牛’。”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寶成認為,“牛牛牛”的提法,無疑使恒源祥與羊產業的關聯度降低,造成一定的理解偏差。
來自恒源祥的解釋是,“羊羊羊”說了10多年,品牌有老化的危機。由于“羊羊羊”是在15秒之內連續重復三遍,也引起了一些電視觀眾的反感,網絡評選的中國“十大惡俗廣告”中,“羊羊羊”就曾名列其中。
但中國十大策劃人之一的李光斗認為,廣告貴在堅持,背離“靈魂”的變臉只能削減原有品牌的價值。
品牌是消費者的記憶和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恒源祥品牌屬于每一個消費者。當消費者愿意花錢來購買恒源祥產品時,不僅是為了通過產品的品質和功能來滿足生理需要,更是出于對恒源祥品牌文化的認同,從而得到心理和精神的滿足。恒源祥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給恒源祥帶來了利益。恒源祥品牌就是要打造消費者信仰,將“恒源祥”打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百年品牌。
但商人畢竟是精明的。據了解,身兼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國際毛紡組織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中華商標協會副會長等數職的劉瑞旗,多年來潛心研究品牌經營之道,堪稱精通“品牌煉金術”的高手,他應該知道這個改變帶來的風險。從“羊羊羊”改“牛牛牛”,個中真實的緣由外人不得而知。“很多企業家往往會把常人認為錯的事做對。”中國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閣說,關鍵還是要靠市場說話。但如果戰略方向錯了,恐怕再怎么做都不會成功。
畢竟,拿多年經營的品牌冒險,這多少有點嘩眾取寵的味道,就好像某人為了推銷自己的新書,拉著條幅在大街上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