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服裝研究中心發布會皮草刻意亮"人造"
- 浣熊在郊野外自由嬉戲,非洲獅母子互相依偎……當一場活色生香的“皮草”時裝秀拉開帷幕的時候,T臺外的屏幕上卻一遍遍地播放著自然界里這些動人的畫面。在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服裝研究中心合作的2006/2007秋冬時裝精品發布會上,模特身上閃爍著光澤的每件毛皮服飾都打上了“人造”標簽,這在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劉曉剛教授看來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動物毛皮雖然是高價值的代表,但本身卻因為失去了人性和環保的意識備受抨擊。”劉曉剛表示,一件皮衣要剝奪幾十只、甚至上百只毛皮動物的生命,在國際環保界強調動物保護意識的呼聲中,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毛皮生產國,本土設計師們也開始關注用人造皮草取代天然毛皮,將動物環保融入時尚文化的理念。
借著歐洲最大的人造毛皮生產廠商泰伯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東華大學服裝研究中心的設計師在上海完成了這場規模盛大的人造皮草時裝秀,并且添加了“回歸自然”等環保主題。劉曉剛教授表示,事實上近幾年上海的服裝市場里,天然毛皮所占的比重已經持續下降,而人造皮草體現的關愛意識和可塑性、透氣性強等特點,使它開始成為一種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