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服裝商業的七種表情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贏,有人在慘淡經營。每當年終算賬的時候,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一年,有人賺了個盆滿缽溢,有人卻負債累累,更多的人,則把生意經營得如同日子,在平平淡淡中體味著生活的艱辛與富足。2005過去了,就這么過去了。在《服裝時報》商業版年終盤點的時候,我們回首和我們一路走來的一些商業故事,突然有了這么一種設想:不要去總結那些概念化的關鍵詞了,不要去做那些冗長的數字統計了,不要牽強地去整理那些“十大新聞”了,因為在這一年里,你一定和我們一樣,在忙碌中已經感覺到了疲憊,在奔波中感覺到了勞累。不如,我們坐下來,靜下心來去翻看2005年商業的7種表情,就像對著發黃的照片回憶自己過去的模樣,在這些喜怒哀樂的表情里,有你我的身影,在2005年的回憶里,也有關于未來的希望與暢想,那么,我們開始吧。
喜:又是豐收的一年呀
喜悅的事情總是2005年服裝商業的主流,商家們手里清點著鈔票,他們在乎的似乎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滿足于那鈔票發出的“嘩嘩”之聲。這個聲音在2005年里成為商業狀態的主旋律。2005年,服裝商品一如既往的豐富、消費檔次也全面提升。各季的服裝從新穎的款式到流行色彩搭配,都給市場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加上各大商場里商品打折,上市新品也打折,充分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我們僅以黃金周為例,商務部監測表明,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市場商品豐富,價格穩中有降,銷售穩步增長。全國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00億元,同比增長14.2%。
還是以黃金周為例,重慶市商委監測的重點商貿企業服裝類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8.7%,比平時同時段增長五成,尤其是女裝銷售比平時增長60%以上。
黃金周只是一個片斷,重慶的例子只是一個代表。其實在一年的365天,全國各地的商場里,每天都有服裝賣出,而每一件服裝都會化作鈔票,流入商家的口袋,那些老板們自然高興無比,恐怕做夢都會笑出聲來。
又是豐收的一年呀,在此我們也祝愿商家們的2006,同樣也是豐收的一年!
怒:“打折”看上去很美
總有一些欺騙令人猝不及防,總有一些行為讓人倍感憤怒。在商言商,言商的第一要義就是要誠信,可是,很多商家把“誠信”二字掛在了店鋪里,貼在了柜臺上,擺在了老板的辦公室里,就是唯獨沒有寫在心里,沒有踐行在商業行為之中。略舉小例。買100返50元,從表面看,是打5折,人們都瘋狂去購買,其實是打6.7折,花100元買150元的商品,自己算算打幾折?100返100,100返60,以此類推,根本沒有看上去那么“美”。
其實,商場并沒有損失,他們把壓力都給供應商了,讓供應商自己想辦法承擔損失,所以在有活動的時候好衣服要不就是沒有,收起來了;要不就不參加活動;或者拿出積壓的商品來賣,都是舊款!
還有,商場設定返券的使用時間限制,有的是規定返券只能當天使用,顧客為了把返券用掉,只能在商場不知不覺中買了自己并非需要的商品;有的將返券分為幾類,每類返券都在不同時間使用。最典型的就是今年“十·一”期間某商場滿200返300的活動,300元的返券中200元可當天使用,50元在兩周后使用,另外50元在三周后使用。多數人都不可能為了用券消費,在三個不同時間段跑到商場,有的選擇了放棄。而那些在兩周后來到商場的人竟然發現,自己手中的券在商場根本買不到什么東西,因為商場又開始了另一場促銷,以前的券只能在極其有限的滯銷貨中使用。
雖然失望以至憤怒的消費者將一些商場列進惡意促銷的黑名單,但這些商場依舊我行我素:不管你怎么說我,反正我賺到錢了,賺錢就是硬道理。
哀:年復一年的哀傷事
商場如戰場,因此,有人說商業戰爭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如今,硝煙已經能夠看見了,并且是狼煙四起。各個商場里那些寫著”四折“”三折“的價簽,真是如同戰場上的旗幟,只是我們很難猜測,這到底是挑戰的戰旗還是投降的”白旗“。
被迫打折,年復一年得成為商家的哀傷事。
商場現在是競爭白熱化,不打折就沒有客流,所以每家商場每周必須有活動,商場更是必須天天有活動,都是逼著廠家打折,好品牌不參加,你拿人家沒折,得要人家撐門面嘛。倒霉的就是小品牌,老得參加活動,成本那么高,哪有那么多利潤?所以,他們就抬高價格,現在的衣服越賣越貴,其實有很多因素并不是質量提高了,而是因為“賠不起了”。
對此,廠家普遍反映,折扣是迫于庫存的壓力。商場人士坦言,商場如果沒有推動銷售,銷售將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所以只有打折,否則就會失去銷售的先機。
其實,打折也是一場冒險,會導致一連串的問題出現:如果提早做了折扣,那么銷售也許會得到提升,但很快柜臺上將會都是一些斷碼貨品,很難保證利潤,而且補貨很難,不僅影響銷售還會影響品牌形象。
年年難過年年過,打折真可謂是令在激烈競爭中商家的一粒哀傷而又無奈的棋子,估計以后還要走下去,在此,我們祝眾商家在來年里,化哀傷為力量,堅強地往前行。
氣:善良的我們要學會殘忍
“天下無賊”只是一個美好而虛無的理想,其實天下的賊還很多。在2005年里,商場被盜的事情,總是此起彼伏,令商家們頭痛心煩,氣憤至極。其實被盜不是一件小事,這反映了一個商場或商店的基礎管理的水平,不可小視。
一年來,被盜的情況有連環作案的,有偷梁換柱的,也有以懷孕之身作掩護來下黑手的,反正小偷和大盜們手段之高明,技術之專業實在是令人嘆服。
如果加強了基礎管理,防止了外賊,那么還要防患家賊了,畢竟家賊難防呀。比如:導購員把衣服賣了1500,給經理報賬賣了1000,然后通過各種辦法把賬平了,自己便能賺到500元錢。其實這些行為經理們都知道,又有什么辦法?
在此,本報也建議商家加強基礎管理和內部管理,其實,防賊不是一件小事,它折射了很多的問題。否則,自己的辛苦錢可就進了別人的腰包了。
煩:商場VIP名存實亡
VIP在2005年毫不矜持地扔掉了高貴的面紗,正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幾年,VIP還一直保持著其尊貴的身份,有的商場金卡如果一年消費不滿5000元即不予續卡,如今,隨著商業競爭的愈發激烈,這些舊有陳規已漸漸成為擺設,一些商場在核定有效會員卡時做出了只要在該商場消費過的卡就不會被注銷的決定。
爭奪VIP客戶資源就相當于爭奪銷售額,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商業競爭,人們才突然發現,錢包里雖然有各大商場的VIP卡,但VIP卻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甚至當逛商場忘了帶卡,營業員也會主動借張卡來用。
在最早實行會員制的地方,VIP的含義很大一部分是和與眾不同的服務聯系在一起的。比如以優惠的價格買到原本不對外打折的衣服。而大部分的VIP會員申請是要經過嚴格篩選的,商家這樣做,雖然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代價,但也得到了VIP的巨大回報。但近年來,為了擴大VIP用戶,只要購物憑發票就可以辦理。一時間很多人都成了VIP用戶。當每個人都成了VIP時,VIP還有什么意義!
的確如此,如果人人都是VIP了,那么,其實人人也都不是VIP了。在此,本報也為商家提個小小建議,在服務好廣大消費者的同時,還要多多為那些特殊的消費者提供相對特殊的服務,誰讓人家是VIP呢。
愁:反季銷售不再顯靈
反季節銷售一直是商場促銷的“法寶”之一。但在2005年,很多商場的服裝反季節銷售卻遭冷遇,而當季削價的服裝商品則大受歡迎。
在一些服裝商場或商場的服裝柜臺,一些品牌的服裝反季銷售基本上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