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實施企業拼爭配額 南京紡織業面臨重新洗牌
- 簽署的《中歐紡織品貿易問題備忘錄》終止了歐盟對源自中國10類紡織品的調查,并決定到2008年,歐盟將對中國全面開放紡織品市場。本來以為在2005年就能進入“后配額時代”的南京紡織行業,卻又迎來一個“前全面開放期”,南京紡織品企業將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和歐盟達成的《備忘錄》中約定:在全面開放市場以前,對相關10類紡織品應合理確定基數,并按照每年8%到12.5%的增長率確定中方對歐盟出口數量。
據統計?熏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配額制取消后,今年1月至4月份,南京市紡織服裝商品出口9.5億美元。其中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2.8億美元,增長33.4%。較大的增長潛力,在以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卻被限定在8%至12.5%的范圍內,企業對配額的爭奪勢必激烈。如果有配額的企業無能力接單,而能接單的企業無配額。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企業能否挺過去,將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對大型企業來說,卻是并購、整合的良好契機。
南京某大型紡織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紡織行業問題的集中爆發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因為歐美市場的限制和緊縮,還有一個很大的矛盾就是國內紡織行業本身問題的聚集。大量“做一單就跑”的小企業確實擾亂了出口秩序,受各種出口不利因素影響,從今年3月開始,企業在接單方面已經非常謹慎,目前,有些中小企業下半年的訂單還沒有著落。采取主動配額對紡織企業來說將是一味“重藥”,將引導紡織企業步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