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出口受限為印度出口創造良機
印度媒體報道,美國和歐盟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壓制似乎為印度出口商創造了良機,2005年印度出口商填補了大多受到限制的中國產品遺留下來的市場缺口。
例如在棉制裙子、針織布、棉針織品、化纖長絲、梭織襯衫和棉制襯衫方面,由于面臨美國和歐盟的限制,中國出口減少,而印度對這些市場的出口則呈三位數字增長,相比之下,印度對這些市場的平均增長幅度為25%。
例如,印度對美國出口的棉制襯衣數量增長220%,金額增長190%,印度出口增長主要歸功于中國出口受到限制。
據美國商務部紡織服裝署(OTEXA)數據,在棉針織品方面,截止12月10日印度出口較去年增長238%,而棉針織品是中國出口受到限制的21類商品之一。
在棉制襯衣方面,印度對美國出口增長215%,針織寬松上衣出口增長183%。在針織布方面,印度對美出口增長189%,男褲出口增長144%。
在化纖長絲方面,截止12月印度對美出口增長驚人,達到6,700%,但基數較小。
2005年頭幾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激增之后,美國與中國簽署了三年期的紡織品貿易協議,對21種服裝和紡織品實施配額限制。
協議允許來自中國的主要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對美出口在2006年遞增10-15%,在2007年遞增12.5-16%,在2008年遞增15-17%。
歐盟也通過談判在6月份與中國簽署了特別配額協議。鑒于2005年出口受到限制,中國商務部已經開始頒發2006年紡織品配額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