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將成為2006年紡織品貿易摩擦新焦點
- 在前幾日舉辦的中紡圓桌論壇貿易摩擦專題論壇上,商務部外貿副司長孫際文透露,中歐、中美達成紡織協議后,明年中國紡織品出口形勢并不會一帆風順。歐美等發達國家將更多地利用反傾銷、市場經濟地位、社會責任標準等新措施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反傾銷將成為明年紡織貿易摩擦的焦點。
孫際文指出,由于中歐、中美已簽署紡織協議,美歐也表示將克制使用"242條款"( 俗稱特保),即盡量避免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但在中國紡織品巨大的出口量和出口增速面前,歐美等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將還會采用"16條款"(俗稱反傾銷)、市場經濟地位、社會責任標準等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置障礙。
孫際文分析說,盡管今年中國相繼和歐美就紡織品問題達成協議,但中國紡織品產能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占全球四分之一,這是一個客觀現實。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中,就簽訂了與紡織品出口相關的"242條款"和"16條款" ,這兩個條款都不利中國紡織品出口,但這是中國入世的承諾,上述因素也是一個客觀現實。此外,中國有近1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這些因素都將有可能導致經濟發達國家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采取新的限制。他呼吁紡織企業轉變增長方式,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有效避免歐美等發達國家利用這一條款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置新的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