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新配額時期龍頭集團借跨國合作去OEM
- 雖然我國和歐盟、美國達成了紡織品貿易協定,但是由紡織品出口配額“僧多粥少”的狀況,所引發的中國紡織品出口商之間激烈的競爭,使得國內的紡織巨頭們開始痛定思痛,決意走上調整轉型之路。記者從業內獲悉,上海龍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展開和國際高檔紡織品品牌之間的大規模戰略合作,從而徹底擺脫貿易受限的困擾。
本報記者 王原
擺脫OEM方式
據龍頭集團高層透露:“未來我們希望進行的國際合作將是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五個領域里面開展國際戰略合作,即品牌、設計和技術、資金、營銷,以及出口等領域。目前我們已經和歐美一些高級品牌展開洽談,如果一旦達成協議,未來我們的產品出口將不再是OEM方式,而是輸出自己的自主品牌,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如此,國產的紡織服飾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將會有明顯地提高。”
據透露,由于我國內地的市場消費需求巨大,海外的高檔品牌也很愿意和內地的巨頭企業展開合作。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很多外資品牌想進入中國市場進行內銷,但是他們對于內地市場消費習性不熟悉,因此中外同行有了合作開發市場的基礎。未來,中國紡織企業可以幫助外資品牌進行中國市場的拓展,同時外資品牌將幫助中國品牌走向歐美等海外市場。”
生產基地轉移
除了和跨國企業戰略合作以外,記者了解到很多中小型紡織出口公司選擇了規避,進行生產基地的戰略轉移,成本低廉的東南亞海外市場是他們的首選之地。
據業內透露,某內地的針織品生產企業剛剛在柬埔寨投資300多萬美元開辦了一家工廠,雇傭當地工人,以繼續向美國市場供貨。為阿迪達斯公司等知名品牌生產服裝的內地廠商們,也計劃將一部分工廠遷到東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