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指中國鞋超標 超標含鎳皮革從意進口
-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下稱“商會”)鞋分會獲悉,意大利對中國鞋的調查已有最新進展。意大利衛生部認為中國鞋的皮革中有4種物質超標,分別是鎳、偶氮染料、鎘和五氯苯酚鎳,其中鎳元素含量超過歐盟標準四倍,部分產品因此被扣押。但在意大利中高檔鞋類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康奈集團的一位人士則表示,集團出口到意大利的鞋被檢出鎳超標,但其使用的皮革材料全是從意大利進口。業內人士稱,意大利之前對中國鞋沒有相關標準要求,突然指責中國鞋超標并扣押明顯違背貿易規則。
商會近日從意大利鞋業制造商協會(ANCI)得到消息,意方檢測標準是根據以下四項歐盟相關產品指令:94/27/CE,02/61/CE,76/797/C,發現進口中國鞋的皮革中有4種超標。ANCI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索阿納透露,意大利衛生部將從2006年1月底開始正式對進口鞋制品進行抽樣檢查,并再三強調此次抽樣檢查是針對所有非歐洲產地進口的鞋,并非只針對中國鞋。至于哪些中國鞋企被檢測出超標,在意大利被扣押的中國鞋數量及價格多少,商會有關負責人拒絕回答。
浙江賽納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藩順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大利之前對中國鞋沒有相關的標準要求,突然間指責中國鞋超標并扣押,這明顯違背貿易規則,按程序應該先明列出標準,如按此標準檢測出不符合標準的鞋,才有權扣押。近日還傳出德國也在對中國鞋嚴查,藩順杰反映,之前歐盟市場上荷蘭和德國對中國鞋就有一定的標準要求。
溫州泰馬鞋業有限公司商務部汪國慶稱,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有可能存在化學成分超標的情況,雖然歐盟有類似規定,但大多數國家并不按此執行,歐盟很多采購商對此也沒有要求,檢測費用較高,采用規定材料制鞋成本也高,一雙皮料鞋成本要因此貴兩三元。
中國鞋類質檢中心專家指出,根據目前收集到的相關國際標準,只有歐盟9427號指令中規定了金屬首飾及長期與皮膚接觸的飾品中鎳的釋放量,對鞋類產品沒有具體規定,我國過去在皮革加工過程中為調綠顏色用過含鎳的染料,但近些年已不用了。
康奈集團一位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出口意大利的鞋產品沒有被扣,被扣押的鞋估計是少數企業參與檢測的產品,數額應不大。目前中國相關質檢部門也在對出口歐盟的鞋進行檢測,發現相當部分鞋產品中鎳確實超標。康奈集團出口到意大利的鞋產品也被檢測出鎳超標,但這些皮革材料全都是從意大利進口的。“意大利有關部門如果以中國鞋含有的鎳等物質超標為理由禁止進口,首先要保證自身的皮革材料是達標的,而不是貿然對這些中國鞋設置壁壘。另外,關于含量標準中意雙方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探討。”康奈集團上述人士說。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去年1至10月出口意大利的鞋類產品達9100萬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