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靠什么與中國紡織業抗衡
- 土耳其是國際上重要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由于鄰近歐洲,歐盟一向是其傳統市場。隨著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對歐盟市場出口的不斷增長,尤其是2005年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土耳其紡織業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對此,土耳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5年2月,土耳其就以"市場擾亂"為由對中國42類紡織品實施保障措施,今年更是把設限范圍擴大到44種。土耳其采取的這些措施能否挽救其紡織業尚不得而知,但作為競爭對手,我國企業對這些動向應引起注意。
--編者
據新華社消息,法國《回聲報》報道,土耳其第五大襪子生產廠商希姆蓋紡織公司生產的襪子平均成本為45美分,而中國襪子的成本則為38美分。盡管這家公司善于留住諸如阿迪達斯公司、特斯科公司等老客戶,但這能持續多久呢?在該公司營業額中占15%的彪馬公司最近表示,今年將減少訂購該公司產品并將從中國進貨。
顯然,一些像希姆蓋公司這樣的為西方品牌公司和商店供貨的廠商面臨著中國的威脅。土耳其紡織服裝業擁有4 萬家企業,是國家主要出口收入來源。現在,土耳其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服裝制品出口地,僅次于中國和歐盟。
土耳其紡織服裝業較為成功地經受住了取消紡織品配額第一年的考驗。2005年1月至10月底,土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5%和7.1%。據土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商聯盟預測,2005年,土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至少增長8%,達到190億美元。這與歐盟委員會的預測截然不同。歐盟委員會有關取消紡織品配額的研究報告曾認為,土耳其服裝和紡織品生產可能遭受的損失將分別達33%和23%。土服裝業協會主席艾努爾·貝克塔什女士說,俄羅斯、羅馬尼亞、西班牙、保加利亞和其他東歐國家從土耳其購買布料,以發展它們的服裝制造業。土耳其向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出口的服裝也取得了明顯增長。
此外,2005年6月,歐盟重新對出口歐洲的部分中國紡織品實行配額,無疑也幫助土紡織業保住了在這一市場上的地位。實際上,歐盟與中國達成的這項協議,已促使歐洲紡織品經銷商和服裝公司至少在2008年以前尋找可替代中國紡織品的供貨來源。